第06版:区域保定

保定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群众已实现就业11.65万人

保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进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群众已实现就业11.65万人

本报讯(记者李慧英)近日,保定市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群众已经实现就业11.65万人,提前完成省下达全年就业11.43万人的任务目标。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按照中央部署,贫困县脱贫后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定市委、市政府5月初印发《保定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工作重点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已争取中央、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2亿元和11.8亿元,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1亿元,均已完成资金下拨工作。22个县(市、区)参照去年资金规模先行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9亿元,保持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全市1104个脱贫村的驻村工作队已经完成人员轮换,帮扶重点也从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县级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动态清零。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严格落实《保定市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细则》等工作机制,完善“3种渠道预警”“5步流程救助”“8项措施帮扶”的“358”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到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及时分类帮扶,动态清零。全市目前共有防贫监测对象4571户10747人,已消除风险2652户6078人。今年以来,全市共核实各类预警信息27457条,经实地入户核实纳入防贫监测系统133户293人,全部落实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有效阻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持续推进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强化科技支撑,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服务体系,将3176名产业发展指导员转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大力总结推广太行山农业科技创新驿站模式,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及提档升级工作。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继续做好就业帮扶,主动对接京津冀等地用工单位,多渠道促进群众就近就业。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群众已经实现就业11.65万人,提前完成省下达全年就业11.43万人的任务目标。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精品蔬菜、绿色瓜果、道地中药材、优势食用菌、优质水果、精致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20个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和20个绿色高端精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00个。深入挖掘保定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布局建设588个美丽乡村,加快推进47个特色小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今年改造24.85万座户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市创建99个省级以上(国家级33个)森林乡村,森林覆盖率达到33.5%。

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突出抓好65个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社区管理服务、公共服务保障提升。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帮扶,将易地搬迁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之中。目前,所有搬迁户实现后续帮扶全覆盖,已搬迁有劳动能力的12994户全部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2021-07-06 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群众已实现就业11.65万人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9100.html 1 保定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