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定州区域

郝庆山:奋起抗日寇 故里美名传

□记者 张天虎 赵绅光

时光的表盘,回拨到70多年前,隆隆炮声依稀在耳边回响,“打倒日寇,光复国土”的呼喊传递着力量。郝白土,这座位于冀中平原上的定州市小村落,几乎全村投入抗战,“全国民兵战斗英雄”郝庆山就出生于此。

郝庆山1917年出生在郝白土村一个贫农家庭,自幼聪明顽皮、爱打爱闹、思想进步,1942年参加并领导郝白土民兵游击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抗击日寇的道路。

“郝老妖”吓破敌人胆

聊起父亲当年抗日的英雄事迹,郝庆山的儿子郝兆科满脸自豪。

郝兆科今年75岁,是一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通过回忆父亲生前讲述和查阅文字史料,郝兆科与记者分享了当年父亲扒铁轨、炸桥梁、除汉奸的抗日故事。

定县(今定州市)是交通要道,京广铁路南北延伸,定曲公路横贯东西,日伪军占领县城后,对这里严加封锁,企图扼杀我西部山区根据地的军民,而我军从敌占区购买物资及人员往来,又必须经过这里,定县因此成为敌我必争之地。

郝白土村距县城仅三五里,日伪军经常到该村烧杀抢掠。1942年,一名特务腰里挎着手枪,溜进村里要吃要喝,胡作非为。郝庆山非常气愤,暗下决心夺枪。在其他同志帮助下,郝庆山出其不意地缴了敌人手枪,并把特务捆绑起来,趁天黑送往区政府连夜审讯,因其罪恶昭著,被立即处决了。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区,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称赞郝庆山干得好。

1943年,离郝白土二里地的王庄子驻有日本翻译官和特务,他们残杀抗日干部、坑害百姓,郝庆山带领游击组夜间潜入院内,当特务出来解手时被两个队员擒获除掉。他们曾在王庄子“掏”出6名汉奸,夺取4部电话机,割掉几千米电线。

郝庆山还扒上火车生擒日本兵,巧埋地雷炸毁定县火车站南边的铁桥。1944年,他乔装打扮,带领游击队员,闯进炮楼,活捉4名伪军,缴获6支大枪、80枚手榴弹。

郝兆科说,父亲当年的外号是“郝老妖”,意思是他神出鬼没、乔装打扮、来去无踪,让敌人摸不着头脑,“鬼子曾发布悬赏令,扬言拿下郝庆山人头,但都未能得逞。”

在抗日战争期间,郝庆山带领民兵炸毁火车头8个,炸铁路桥梁20多次,先后深入定县县城100多次,击毙日伪军90多名,生俘汉奸特务65名,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英雄故里美名传

郝白土社区74岁的老党员郝福平告诉记者,郝庆山是冀中平原抗日民兵典范,他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在定州人民群众中广泛传颂。

郝福平听村里老人讲,郝庆山善于动脑子,注意调查研究,摸透敌情。他曾装扮成日本人,夺下了鬼子炮楼。郝福平为郝庆山的机智啧啧称赞。

郝兆科告诉记者,父亲郝庆山1950年9月被选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时,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1960年1月,出席了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被授予他“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曾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听党话,跟党走”

新中国成立后,郝庆山发扬老民兵的光荣传统,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先后任堡自町公社副社长、郝白土公社社长、定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带领群众建水库、修河道、打机井、筑公路,改善生产条件。

1963年,一场洪水降临,全村80%的房屋倒塌,郝庆山奋不顾身,率领群众与天灾搏斗。他组织民兵生产自救,白天搞农副生产,晚上则帮助军属和困难户修建房屋。

采访结束时,整理父亲留下的老照片,郝兆科说:“红色基因是‘传家宝’,我会教育子孙后代,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把小家的日子过得更红火,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2021-06-1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7635.html 1 郝庆山:奋起抗日寇 故里美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