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豪
全长68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纵贯太行山革命老区,一路串起了太行山深处的涞源、易县、唐县、阜平、平山、涉县等革命老区,沿线分布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抗日军政大学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等革命旧址。
千百年以来,太行山行路难,这里的千沟万壑阻挡着当地的发展,如今随着连通太行山深处的一条条高速开通,革命老区有了新变化。
“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更方便了!”
4月9日,96岁的天津游客刘桐年用时5个小时,从天津来到西柏坡。
“到西柏坡看看一直是我的愿望,以前不能过来主要还是交通不便。”刘桐年曾参加过平津战役,并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西柏坡于他有不一样的意义。
带给刘桐年最大的感触是,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两天后进驻北京;而70多年过去,从更远的天津出发,在高速公路上行驶5个小时就抵达了西柏坡。这位耄耋老人深切感受到便捷的交通给太行山深处带来的巨大改变。
而太行山高速南段的邢台市信都区英谈村、小戈廖村,处于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也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转战这一带,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当地群众还踊跃加入革命队伍,走出太行山,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役、战斗。
“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村里有百年青石旧居,近年来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外地的游客,大家觉得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来了都不想走。”5月16日,小戈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民书指着路旁停放的来自江苏、海南等地车辆说。
“老区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由西柏坡向北直线距离70公里是阜平县。阜平是革命老区,也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解放战争期间党中央曾进驻阜平县城南庄。
2018年开春,河北省能源局的驻村干部黄文忠来到阜平县龙泉关镇下辖的骆驼湾村、黑崖沟村开展驻村工作,三年多来,在黄文忠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骆驼湾、黑崖沟实现脱贫,全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随着交通条件日益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在黄文忠的努力下,当地因地制宜,借助丰富的劳动力和便捷的高速公路,一些企业将扶贫微工厂开在了乡亲们的家门口,足不出村就能挣到“薪金”。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条路,好东西也能走出深山,林果、食用菌、黑猪等优质的产品就很受山外群众欢迎,已经走向城市的超市、市民的餐桌。”黄文忠说。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位于太行山高速北端起点的是涿鹿县,从涿鹿南口出高速,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温泉屯村。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属于平西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著名作家丁玲曾到温泉屯村采风,并以当地土改工作为背景写作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近日,记者在温泉屯村见到曹树林时,村“两委”工作人员许全和正在家中走访。
曹树林曾是丁玲的房东。1946年,丁玲来到涿鹿县温泉屯村采风,就住在曹树林家。而曹树林的父亲正是丁玲写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主人公张裕民的原型。
上前询问,原来曹树林此前因生病住院十天,期间的住院花销被防返贫预警机制发现,工作人员专门登门了解曹家的情况。
虽然儿女们都很孝顺,但曹树林和老伴马长莲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且年事已高患有多种慢性病,每年仅治疗一项就会花去很多钱,村里还是决定为老两口申请有关帮扶政策。
年届七旬的曹树林认为现在是最好的年代,以后会更好,“我们这里发挥种葡萄的优势,全镇有5000多亩葡萄园,还建起了多个农业合作社,每年生产的葡萄沿着高速销往全国哩!”
温泉屯还借助丁玲纪念馆这块红色招牌吸引游客进村,通过葡萄系列体验游来留住游客,探索红色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当地干部相信,有这么丰富的红色资源,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