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烟成群
在全球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剧,国内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今年的“5·18”经洽会备受瞩目。河北机遇、临空经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完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5·18”经洽会中这些高频词向世界展示着河北经济的新作为、新未来。
创新引领 在转型发展中把握新未来
今天,河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力更加坚定如磐,给八方来客带来了“构建新格局、开创新未来”的无限憧憬。而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创新成果,更让人看到河北乃至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走进廊坊市国际会展中心B馆,左侧第一个就是冬奥冰雪产业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张家口市作为河北冰雪产业的核心区块,已经成为全国主要冰雪旅游目的地。本次展示了美国M3千禧世代雪板、张家口卡宾滑雪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3家冰雪企业的产品,以及张家口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滑雪模拟训练器、白泽SA6造雪机、陆地自由式滑雪轮等50多件冰雪装备器材。
在沧州展区,讲解员刘苗苗拿起一把化妆刷告诉记者,在韩资企业带动下,沧州青县的化妆用具产业尤其是化妆刷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特色产业之一,从业人员约1.6万人,2019年产业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完成出口3530.8万美元。
临空经济产业展展区吸引了56家(线上35家,线下21家)全球航空业重点企业参展,涵盖航空运营、飞机制造、飞行训练模拟等类别实物展品30余项,重点机型12类,以及国内外顶尖级技术及案例21项。
在主题综合展上,廊坊工业设计展精彩亮相,吸引了与会嘉宾与企业代表参观。廊坊工业设计展现场展出了包括摩科特小型移动CT、石墨烯供暖装饰画、机器人行李箱、3D打印文创工艺品及石油管道倒模等在内的11项优秀设计成果,部分产品首次向社会展出。
携手共进 “双循环”拓展发展新空间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面临着新机遇、新形势,也承担着新使命、新责任。
“我们看中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整个京津冀大市场的发展潜力。”新加坡黑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理查德介绍,目前,双方已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建设总投资2亿美元的华北冷链商贸物流港项目,预计明年3月份开始动工。
今年一季度,河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50.6亿元,增长29.6%。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高端会议上,泰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楚轩说:“立足‘双循环’,我们已经与16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政府和职能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希望更好地融入河北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工作,找寻更多合作伙伴。”
扩大开放 河北机遇汇聚全球目光
外贸外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河北持续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在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走出新路。
中国德国商会秘书长晏思今年第四次来廊坊参会,他特别看重河北制造业的发展机会。洽谈会期间,中国德国商会和铭泰慧谷(三河)孵化器有限公司高级盟友签署了合作协议。晏思表示,德国很多地区和企业认可河北的发展潜力,商会要把握河北机遇,发挥好桥梁作用,让德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实现更好更多的合作,共同发展。
“我看好河北未来的发展,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北京首席代表朴正烈介绍,韩国仁川国际机场空港城凭借世界级的国际航空港优势和位于首都圈关口的区位条件,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在周边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这与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定位有诸多相似之处,相近的发展模式使两地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