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笛 门丛硕 刘长城
2020年12月27日10时18分,备受瞩目的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固安县实现10分钟进京。几年间,一批重大国家战略落地京津冀地区,被誉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通运营,临空经济区大规模启动建设,使得位于京津与雄安新区腹地的固安县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固安县启动“腾笼换凤”专项行动,开启园区“二次创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在招商引资创新上求突破,在营商环境创新上求突破,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筑巢引凤出实招
招商引资见实效
“园区在资金运转和实验物资运输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赋医药”)是一家向制药企业和研发单位提供各类药物研发的服务型企业,赛赋医药公司总经理董延生说,吸引他前来固安投资的,是这里全省领先、环京一流的营商环境。
2017年,赛赋医药入驻固安,2020年底业务量达到1.2亿元。近日,该企业获得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的“完全认证”,成为目前河北省唯一一家通过AAALAC认证的研究机构,这是该企业CRO服务平台项目正式落户固安后取得的首个硕果。
在固安,赛赋医药的成功不是个例。固安县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京德高速、京雄城际等重大交通工程快速建设,大兴机场固安航站楼、固安东站投入使用,便捷的交通使得更多企业落地固安。围绕招商引资,固安县出台《开展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整合力量组建招商局,着力提升招商引资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抓招商、专群结合、政企互促、全民动员的良好氛围,2020年全年实现新签约项目155个,总投资315.3亿元,在谈项目232个,优质储备项目61个,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出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文件62个。深入开展“企业帮扶解困”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500多件。推进城市更新,创新破解土地、融资等难题。争取土地指标1.1万亩,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国内率先实施县级城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市民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由333项增至529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政府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39亿元、助企融资89.9亿元,被授予投资潜力百强县、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等27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特别是2021年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固安县借势破局,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一系列云招商活动。赛赋医药CRO服务平台项目、中南高科·京南科技智谷(二期)项目、数码印刷制品生产项目等8大优质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项目总投资额26.6亿元。
2020年固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2亿元,九个重要经济指标位居廊坊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在环京津地区,固安县在城市建设、园区配套、产业基础、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备受客商青睐。
树立“项目为王”理念
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在2021年廊坊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固安分会场上,12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3项,现代服务业项目1项,基础设施项目4项,社会民生项目1项。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7项,包括新一代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中南高科·京南科技智谷项目、廊坊电商产业园二期项目、白沟河河道治理安置工程等优质项目。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固安全县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将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第一抓手,拿出超常规、大力度、突破性的实招硬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全力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经过多年发展,固安已逐步形成了新型显示、航空航天及装备两大主导产业集群,累计引入企业2701家,签约投资额近14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0个。其中,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京东方、维信诺等行业领军企业带动,现有规上企业32家。航空航天及装备产业集群主要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两大龙头企业,聚集上下游企业130多家。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重点产业项目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的主引擎。
腾笼换凤激发"二次创业" 新动能
环京津地区,固安县在城市建设、园区配套、产业基础、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极大竞争优势。“十三五”期间,固安县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55个,总投资1044.5亿元,经过多年发展,固安县域综合实力已跻身全省第一梯队。
喜人的数据面前,固安县产业经济也遇到了不可回避的发展瓶颈和跨越提升的“天花板”,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多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摊大饼”和见缝插针式的发展布局已经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为此固安县打破企业固有的思维模式,倒逼企业主动推进转型升级,盘活土地资源,提升亩均产出率,激活二次创业“金钥匙”。在深入调研、摸排核实、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做好“腾笼换凤”文章,制定出台《关于解决固安县域内项目建设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开展低效土地整治攻坚工作,通过实行“五清”措施和腾退补偿优惠政策,全面盘活清理、整理整治,彻底解决园区闲置低效土地问题。同时,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提前对产业定位“过筛子”,在“招商引资三年行动”中,固安聚焦“313”(三大主导、一大先导、三大特色)产业体系,围绕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招大引强,针对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制定靶向招商方案,重点对接、重点攻坚、重点突破。全面叫响“亩均论英雄”,试行了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及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的政策体系,按照评价结果分类对企业进行管理。针对投资意向较多的物流类、数据中心类项目,制定了专门的准入标准,将投资强度、税收指标等是否达标作为入区“门槛”。将退出机制写入项目入区协议,建成后达不到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的,要无条件履行退出约定。对落地企业进行年度综合评价,执行差别化的奖励政策,连续两年被评为D级的企业,执行动态腾退淘汰政策。积极帮助企业搬迁转移或集中整合,盘活企业固定资产;针对企业老龄化问题,实施“腾笼换凤”招商选资工程,以绿色、高端和“创新型经济”“消费型经济”为主导,突出产业精准招商,锁定央企(国企)、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总部基地、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和奖惩机制,促进企业优选优育;面对生活配套功能缺少的问题,深入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同步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研发设计、创新孵化、检验检测、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不断增强园区资本集聚和人才吸纳能力,打造示范厂房,鼓励企业提高容积率和加大投资,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方向对了,就成功了一半;标准细了,就可少走弯路。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固安县的产业经济档次明显提高,聚焦行业,聚合效应不断增强。今年1月份,固安县完成财政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7%。全县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26.6亿元;储备项目275个,计划总投资2055.4亿元
以维信诺和京东方为龙头,以云谷(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京东方、翌光科技、鼎材科技为代表,固安县已经聚集起了30余家新型显示上下游企业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京南·固安高新区新兴园东方街上,京安瑛明服饰有限公司悄然换了门牌,更名为京安瑛明电子信息产业港。拆除之前2.5万平方米的钢构厂房和配套设施,6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企业定制化厂房拔地而起,入驻企业也基本敲定。企业“变身”的背后,是固安招商引资创新政策的出台。借鉴南方发达地区的经验,固安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以招商引资政策创新为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提供保障。
2012年落户的京安瑛明服饰有限公司,近年来因市场原因谋划转型。“‘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们打通了用地政策的‘堵点’。新建厂房不仅可租可售,还能分割进行产权登记。固安县对‘313’产业体系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让我们的转型有了方向。”公司总经理丁运甫介绍,瞄准维信诺、京东方等产业龙头配套企业,京安瑛明电子信息产业港应运而生。
优良的营商环境伴随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多的国企央企进入固安投资固安。日前,固安县政府分别与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两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两家央企将投资超600亿元,与固安县在空港新城和未来科创城建设运营、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建设等多领域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央地联手推动固安园区“二次创业”,打造具备国际一流产业、功能、环境的空港新城和未来科创城,致力于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创新区、京雄走廊一体化样板区,为固安加大“腾笼换凤”力度,全力抓园区上项目、集中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撑。
“近年来,固安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乡面貌改变明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中国铁建愿意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品牌项目,助力固安经济社会发展驶上新的快车道。”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倪真表示。
入夏的固安,处处迸发着发展的活力、涌动着澎湃的浪潮。“十四五”时期,机遇大于挑战,固安县将继续抢抓历史机遇、深挖发展潜力、发挥自身优势,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和担当,奋力开启固安“二次创业”新征程,为固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