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邯郸

邯山区:“学习+”构建便民惠民新型服务平台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邯山区推行“学习+”模式,开通服务热线,畅通民意渠道,开展志愿服务,构建便民惠民新型服务平台,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代国祥 李燊 韩艳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邯山区在创新四种方式、开设五大课堂的同时,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推行“学习+”模式,开通服务热线,畅通民意渠道,开展志愿服务,构建“覆盖全区、便捷高效”的便民惠民新型服务平台,让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街、难事及时督办、诉求及时解决”。

扩大党史学习教育影响力

如何让学习教育更具吸引力?该区创新探索了四种方式。

“浸润式学习”,即通过挖掘红色资源,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老党员讲党史,回望百年党史,追寻红色足迹,逐步了解党的历史,接受党史教育;“互动式学习”,即以面对面、问答式、互动式等学习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发展历程,感悟党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党员沉浸其中;“研讨式学习”,即组织召开领导干部谋划研讨会,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访企业、走进农村,带着问题调研,并写出专题研讨材料,互相交流学习;“体验式学习”,即改变过去“会议室式”的单一学习模式,把学习课堂延伸到重点工作一线,把学习范围扩大到基层所有科级干部,实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推动工作,服务群众,惠及民生。

该区还创办了五大课堂,即“初心课堂”,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重点对党员进行“初心教育”;“主题党日”,即每月的13日定为 “13号之声”主题党日,通过集中开展专题党课、“小板凳连心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广大干部时刻不忘初心和使命,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网上课堂”,即在邯山新语、邯山发布等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让每一名党员都参与进来,增强学习教育效果;“研讨课堂”,通过学习研究讨论、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课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直观体验,面对面了解民情,解决难题,服务群众。通过开设“五大课堂”,开辟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天地。

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该区成立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办公室,开通服务热线,与区民呼回应中心“网上听民声”微信、网络受理平台,“小板凳连心桥”、敲门问建议等渠道全面融合,打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完善意见建议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等服务流程,按照反映问题、分类研判、转办督办、反馈销号等程序,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民意建立清单台账,按照政策咨询、意见建议、问题反映、困难求助、投诉举报等进行审核、分类、汇总,然后按照直接转办、移交转办、上报研究三种情况予以分类办理。问题比较清楚的,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职责清单直接转办;涉法涉诉事项、信访事项及时转办司法部门、信访部门分流办理,进行移交转办;难以协商解决的重大事项、重点问题和复杂案件逐级上报研究处理,群众满意后予以销号。

居住环境、证件办理、邻里纠纷……从热线电话到“网上听民声”,社情民意和影响全区发展的现实问题被收集上来。

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区以渚河路街道为试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搭建了以党建为统领,志愿者为主体,辖区居民资源、商业网点为支撑,互惠互利为反哺机制的“志愿联盟”新平台。

“志愿联盟”主要是整合居民需求和社会资源,精准开展志愿服务。凡是热心公益的居民均可申请加入。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志愿者都能得到相应积分,凭积分可到爱心超市及合作商业网点兑换实物奖励,或凭积分兑换其他生活急需的“小帮助”。

奉献爱心,把服务连续起来,以“志愿服务,存储时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宗旨,鼓励和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凡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或志愿者活动都可以加入“志愿联盟”,让爱心传递下去。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区累计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50余件。

2021-05-1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5588.html 1 邯山区:“学习+”构建便民惠民新型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