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经济

宽城圪垯地村:

引外资 强内力 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天门山景区。 秦启涵 摄

□记者 周文颖 秦启涵 通讯员 赵丹丹

从宽城孟子岭乡向东南而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到达圪垯地村。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面可通达家家户户门口;沿街房子规划统一、两层小楼拔地而起;伴着小桥流水与阵阵鸟鸣,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铺展开来……

圪垯地村距离宽城县城17公里,辖5个自然村,124户461人。

打通道路瓶颈

优质资源“走”出去

以前,村民进出村子要绕道邻村的乡村小道,运货的卡车也进不来村,村民最大的收入就是种自家的一块儿地,闲时在路边摆摊卖点儿水果。

2012年,王海义当选圪垯地村村委会主任。看到村里优质的苹果和板栗,因为道路不畅卖不出去,王海义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出村的路打通拓宽。

当时的圪垯地村没有集体收入,还有10万元的欠账。怎么办?王海义自己出资50万元用于南天门外环路的征占,在修路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征占工作两周内便顺利完成。后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多方筹集资金,两个月后,6米宽的通村水泥路终于修通了。除了解决了村民出行的大难题,也为村里农副产品流通提供了极大便利。

搭上旅游顺风车

沉寂青山变“金山”

对于一个小山村而言,解决了基本的硬件问题,并不能实现全村脱贫致富。2016年,圪垯地村村“两委”多次开会商议研究脱贫致富门路,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引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能一改村子落后的现状。

“我们深知,要致富必须有产业做支撑。结合村里的水库资源和山容山貌,我们想方设法找机会,希望通过引进项目吸收外来投资,激活村内资源,从而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王海义说。

通过积极筹备,村“两委”抓住了一个旅游公司打算在宽城投资的机会,一边与投资方沟通联系,一边与村民耐心协商完成土地收储,最终实现了项目引进、提供就业、增加收益的目标。

2017年,天门山旅游景区项目落户圪垯地村,规划设计面积约245万平方米(3675亩),总投资3亿元,目前投资1.6亿元的一期项目已经投入运营。景区最高日接待游客4000多人,日资金流水达到50万元以上,直接安排村内39人就业,其中有7户是贫困户。员工工资最低2300元。景区的开发,大大提升了圪垯地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高标准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展特色产业

共奔全面小康路

该村村“两委”深刻认识到,要想全村致富,必须把集体经济发展好。集体有收益,才能顺利走上致富道路。

该村通过盘活村集体的房屋、山场等资源,采用出租、流转、承包等方式为村集体增加收益,村集体从原来的外欠10多万元,变成现在的盈余80多万元,并且每年可持续增收达10万元以上。

同时,依托林果产业资源优势,圪垯地村创建了林果种植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入社,统一规范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全村林果业农户实现增产增收,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

“我们村于2013年成立了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90%的村民都是合作社的社员。2014年,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建起了可以储存果品500吨以上的大型冷库,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在冷库旁边正在建设的果品筛选车间现场,王海义介绍说,“有时候,果品刚下树价格不好,社员就可以免费将果品放在冷库里,等价格涨起来再卖,老百姓的收入可以成倍增加。”

通过注重培育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想方设法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等途径,圪垯地村于2019年底实现全村脱贫摘帽。

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圪垯地村借力天门山景区的带动,大力发展附属产业,特色农家院、垂钓、采摘、民宿等项目预计在两年内会相继完善。

“我们打算把全村120多家民宅都改造成民宿,在二组新建小型水库一个,在北沟门盖住宅楼,全村居民都搬到楼里居住,让外来游客居住在村庄的民宿里。这样一来,村民在林果收入不变的同时,还能享受民宿带来的收益,还能吸收一些村内劳动力,村民得到多方面的收入,一定会越来越富裕!”王海义这样介绍圪垯地村未来的发展。

2021-05-12 宽城圪垯地村: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5549.html 1 引外资 强内力 小康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