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贫瘠“小庄” 长出“金米”

□见习记者 李玲霞 刘晓璐

阳原县小庄村穷。盐碱地多,土地贫瘠,以玉米、向日葵种植为主,不穷才怪。

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小庄村引进了一种新作物,让小庄村亩均增收1000多元,农民收入一下子子翻了三倍。这到底是什么作物?

“张杂谷13号”。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乔军透了底,“第一年村里种了800多亩,第二年种植了1300多亩。驻村干部不仅帮我们推开了产业,还给我们建了龙头企业,争取捐资30万元,建起了一座小米加工厂,碾米、色选、包装一体化,日加工能力5000斤,有了小米生产线,还注册了‘倔老汉’商标,小米有了‘身份证’,品牌销售,加工增值,远销20多个省份。”

省科技厅驻村工作小组刘须奎告诉记者,乔军是村里最早种植张杂谷的,“倔老汉”商标原型就他,商标用的是他的照片,“倔老汉”小米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口感就这么好。

小米供不应求,走进了京津,走向了大众餐厅,但乔军始终把第一年种植的谷穗珍藏着。“过去根本不敢想我们这儿盐碱地里竟然能如此高产,看着这一袋袋在科技的指引下收获来的高品质小米,小庄村不富才怪!”乔军说。

2021-04-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4753.html 1 贫瘠“小庄” 长出“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