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石家庄

产业融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平山县苏家庄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见闻

□记者 解哲琳

近日,在平山县苏家庄乡上东峪村南的山坡上,一片片白色的杏花开得正艳,山坡下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在群山的环绕中格外显眼。

走进温室大棚,一盆盆草莓长势很好,红色的果实挂在绿叶之间煞是好看,上东峪村村民郭戏平正在为草莓进行疏果。

“家里流转给园区6亩地,一亩地一年1000元,我长期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算下来一年能挣3万多。”说起现在的收入,郭戏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在家里就没挣过钱,现在守着家挣得也不少,感觉挺知足!”

郭戏平所说的园区是指兴峪农业园区。该园区由平山县兴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建,是一家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运作,园区流转、经营土地1800余亩,已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60座。棚内专业种植草莓、油桃、西红柿、黄瓜等有机水果蔬菜,直接带动周边村庄8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3万元。

“园区目前年产值在50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新引进了软枣猕猴桃,这种水果营养价值和售价都很高。等发展起来,计划再将大棚全部转包给村民管理,我们负责果苗、技术和销售,村民的年收入最低能够提到5万元。”说起以后的规划,公司总经理徐俊贵自信满满,“接下来,我们还将建设果蔬加工厂、发酵化肥厂和库房,从蔬菜水果种植到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逐步进行完善。”

除了设施农业,核桃加工产业是苏家庄乡的另一个主导产业。作为山区乡,苏家庄乡历来就有核桃种植加工的传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去皮加工核桃仁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完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经过多年发展,从青皮核桃和干核桃加工,到核桃仁制品,再到核桃壳加工,苏家庄乡核桃产业的融合初步形成。

位于苏家庄乡下东峪村的西柏坡鑫缘公司从核桃初加工到深加工均有涉及,经营核桃、核桃仁、枣夹核桃、核桃油等产品,年产量3000余吨,带动全乡年加工青皮核桃2万吨,干核桃7000吨。

随着核桃加工产业的发展,核桃壳的处理成了问题。19岁就在核桃加工行业摸爬滚打的闫军红了解到,核桃壳加工主要用于滤料、工业磨料和石油助剂,很多防滑鞋底用的也是核桃壳微颗粒。“当地有这么好的原料优势,办个核桃壳加工厂多好,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为乡亲们增加一项收入。”闫军红说干就干,成立了石家庄宝日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由核桃加工转型为核桃壳加工。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走在了核桃壳滤料专业深加工行业前列,每年加工核桃壳达2万吨,为辽宁鞍钢、大庆油田等知名企业长期供货,还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地。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目前,苏家庄乡的核桃加工产业日趋完善,为当地百姓拓宽了增收渠道;以设施果蔬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按照规划稳步实施。“去年,我们乡申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促进农业产业化、产业融合化发展,让百姓增收、企业增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苏家庄乡党委书记张彦丽说。

2021-04-26 ——平山县苏家庄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见闻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4238.html 1 产业融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