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晓慧 李文培)“科技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更与自身知识和水平紧密相关。我们的技术攻关与国家大型工程、重大项目密切相关,就是要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静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液压元件/系统及系统群可靠性增长关键技术及应用能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很大原因在于它攻破了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有了技术攻关的方向和领域,还得有过硬的技术和水平。对此,赵静一表示,在技术攻关过程中,科研团队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现状的同时,不断进行学习探讨,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搞科研不是简单拍脑门的事儿,要到工作一线去,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赵静一说,作为工业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的突破已经成为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液压元件的创新,在小型化、轻量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继续研究和突破,以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