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辛集

辛集实施科技跃升计划提高创新能力

“十三五”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649家

“十三五”时期,辛集市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加速集聚,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辛集市政府提出,今年,辛集市要聚焦创新驱动,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李亮亮 通讯员赵康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十三五”时期,辛集市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加速集聚,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日前,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2020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总评结果的公告》。辛集市金士顿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速专用轴承、动压空气轴承及高速流体机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该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成立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空气轴承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立了完善的创新研发体系。其自主研发的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打破了国外品牌多年的技术垄断,箔片动力空气轴承填补了国内在动压空气轴承领域的技术、生产空白。

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王猛说:“此次我们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辛集市委市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关心企业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落实科技兴企、与市场相向而行的结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我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辛集市创新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与“十二五”末相比,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11家发展到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17家发展到649家,分别增长7.9倍和4.5倍。新培育工信部“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行业创新联盟2个。12位院士在辛集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先后建成市科技孵化中心、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连续3年承办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以马兰农场节水小麦创新示范基地为核心,创建完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6家企业主持或参与制订修订25项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该市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吸引各类人才3.1万名,20名高层次人才入住博士楼,建成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示范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荣获省“人才强冀”工程二等奖。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今年2月6日召开的辛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辛集市政府市长田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辛集市要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撑,大力实施科技跃升计划,力争进入全省科技创新A类行列,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设立高层次创新平台动态储备库,加大培育力度,支持黑马粮油、雪龙机械、佳信制动等公司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5家以上。支持金士顿、申科、金谷等企业冲刺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创新资源,鼓励各类创新平台开展应用示范,实现开放共享。加强科技孵化中心建设,新增入孵企业10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梯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继续承办好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争取就地转化项目50个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8%以上。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创业服务。组织好“凤还巢”活动,鼓励辛集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年内引进各类人才900人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500人以上,博士研发团队1个以上;培养本土化、专业化技术人才3000人,新型职业农民300人以上。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焦京津沪广深、雄安创新高地,充分发挥现有院士工作站作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健全常态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国防军工科技成果在辛集落地转化,争取建成2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家常设技术交易中心,支持重点成果转化项目20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5亿元以上。

2021-03-23 “十三五”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649家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2164.html 1 辛集实施科技跃升计划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