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解哲琳)3月9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教育局获悉,该市从3月1日起,启动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报名摸底工作,课后服务工作从3月8日起正式开始。
3月5日,石家庄市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对课后服务对象范围、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做了明确规定。
课后服务全覆盖。做到“申请学生全纳入、公办民办全包含、城乡小学全覆盖”,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做到学校尽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
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得早于18点。校内课后服务时间为中午饭后至下午上学前、下午放学后至18∶00前两个时段,但是服务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得早于18点,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的问题。对在下午放学后至18:00之间确需有离校需求的学生,学校可建立弹性离校时间,分两到三个时段安排放学。
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各学校要在借鉴主城区小学生免费托管“学校自身托管、家校联合托管、大学生志愿者特色托管、社会参与托管”四种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后服务管理形式,逐步构建起以学校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小学生课后服务体系。各学校要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指导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
据了解,3月8日,该市已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484所、占该市小学比例84.12%;接受课后服务小学生463223人、占小学生课后服务总需求比例的100%、占小学生总数比例的54.08%。今年市财政预算列支3000万元用于主城区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下一步,石家庄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各项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能力,建立监督评估体系,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向纵深推进,逐步形成政府大力扶持、学校强力推进、社会全力配合的工作格局,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参与,全天候、无缝隙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