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杨震生:小康路上一个也没有掉队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杨震生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记者 郭甜肖

“我叫杨震生,我来自于中国近代工业摇篮、英雄的城市唐山!”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

“我出生在大地震后的两个小时,父母为我起名震生,象征着希望,寓意生生不息。”站在“代表通道”上,杨震生代表一开始就讲述了自己与唐山截瘫养老院的不解之缘。

“作为废墟上出生的第一个生命,我有使命,助力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

人们不会忘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4万多人失去生命,16万多人重伤,其中3817人截瘫。大地震发生后,有一些医学专家曾预言,这些截瘫伤员的生命极限不会超过15年。

党和政府为了妥善安置这些截瘫伤员,1979年建设了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45年过去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抗震精神的鼓舞下,在疗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爱心呵护下,还有758名截瘫伤员在这里快乐幸福地生活着,他们用乐观向上的幸福人生书写了大爱的奇迹。”

杨震生讲到动情处,音量不自觉上扬。此时,他代每一位不向命运低头、乐观拼搏的截瘫休养员发声!

尤其让杨震生不能忘怀的是,2016年7月28日,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唐山市截瘫疗养院视察,对疗养院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悉心叮嘱工作人员:“大爱无疆,医者仁心,要树立把伤残人当亲人的思想,为伤残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下转第二版)

2021-03-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1239.html 1 杨震生:小康路上一个也没有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