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2021全国两会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轨道上的京津冀”再添新成员。持续关注轨道建设的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建议,依托雄安新区建设,以新基建为契机,探索传统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5G、新材料、新能源的深度融合,促进区域交通向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生态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发展。

雄安新区设立后的首个大型建设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被誉为新区首座“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其中蕴含被动式门窗系统、外墙保温系统等许多创新的绿色元素。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建议,稳步推广产品应用,“在公建项目中加强示范引领,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加深应用,在城镇化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采用‘专项补贴’形式鼓励采用被动房技术。”倪海琼说道。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就业,是民生之本。截至2020年12月底,雄安新区开展“线上线下”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7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8250人。

谈及就业,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表示,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的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新区应开展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专场招聘活动,为退役军人、农民工、征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提供帮助。

人才的聚集推动了雄安创新活力持续迸发,雄安区块链实验室、雄安新一代网络实验室等相继揭牌,雄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对外发布,5G行业应用遍地开花,雄安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势头强劲。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雄安新区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之一,被寄予厚望。

已公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对“同步建设数字城市”的要求是,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建设雄安新区数字交易中心。“雄安数字交易中心可立足京津冀、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着力打造综合性、专业化、网络化数字交易市场。打造成河北省转型升级加速器、全国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全球数据交易创新平台。”

辐射带动效应凸显

雄安新区的发展,也为周边地区的弯道超车提供了更多可能。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副市长杨伟坤说:“坚定不移地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不仅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之选,也是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抓手。”

她介绍,展望“十四五”,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将瞄准围绕推动科学、技术、人才、创新等优势资源和要素在京雄保有序流动,实现京雄保三地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现代制度统一规范,在协同创新、产业联动、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城乡融合、营商环境、社会治理这七个“一体化”上加速推进。

随着雄安新区雏形初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工艺美术设计师张淑芬则看到了雄安新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空间。张淑芬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在雄安新区建立非遗文化基地,借助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力量,助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带动京津冀乃至全国“文房四宝”等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03-0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1190.html 1 上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