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秦皇岛

山船重工:畅通“双循环”

本报讯(通讯员王继军)去年以来,大船集团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搭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全球大循环,加大高端市场开发力度,提升海外高端客户的市场份额,积极拓展国内重大改装项目的承接,力争实现突破。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7.27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营业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77.94%,6年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由于承修大量外轮,会有大批外籍船东代表、船务工程师同时在厂,且流动性很大。在驻企防疫专班的指导下,山船重工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制定科学的防疫工作流程,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实现闭环管理,使外防输入工作未出现漏洞,为外轮承修提供了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开拓市场,增加国外老客户忠诚度,努力开发新客户。企业一方面开展现有订单业务,全力保交船;另一方面主动开拓市场,通过走访国外船企驻国内的代表处、修船代理公司、服务商等,推介山船品牌优势;同时,通过线上视频会、微信交流等方式保持与老客户的热度,巩固老客户资源,并赢得大量新客户达成合作。“我们的合作范围由从前的以散货船为主逐渐扩展到了油轮、集装箱、汽车船业务,客户也进一步向世界顶级航运公司调整。目前,已与日本NYK,韩国POS,希腊MDM、TMS、MARMARAS、加拿大SEASPAN等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相信今年 业务量会进一步增长。”山船重工副总经理徐海隆介绍。

立足国内,充分发挥“三大优势”。利用山船位于渤海湾最北部,北煤南运枢纽和铁矿石等散货港口密集,精准锁定客户,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活动,在国外部分船东受疫情影响延迟和取消订单情况下,国内船东起到很好补充和支撑作用;发挥中船集团内部设备配套厂商众多,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为船东提供从设计、设备提供到安装调试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既扩大了与船东、设备商的业务合作范围,又弥补了船东在新设备加装时技术设计能力的不足,真正实现了三方共赢;利用船舶改装优势,修船行业进入“后脱硫”时代,在差异化经营中寻找突破口,将散货船改装成渔业养殖船,改装母船已经进厂,从而带动新一波养殖船改装高潮。

2021-03-0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0805.html 1 山船重工:畅通“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