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静 通讯员余陈军)2月10日,今年石家庄首趟海铁联运班列,满载50节车厢的“河北制造”,从高邑县冀中南智能港驶往天津港,将搭乘“马士基霍斯堡号”远洋巨轮出口以色列和斯洛文尼亚。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班列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首次在我省发运海铁专列,冀津两地陆海双港联动正吸引国际航运巨头的目光。
近年来,冀中南智能港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港、北京铁路局协力推进陆港与海港共建“一带一路”,构筑双循环新格局重要枢纽,通过海铁联运班列为河北内陆腹地打造最便捷、最高效的“出海通道”。
“引入国际著名班轮公司,是智能港与天津港共同打造海铁班列的最大优势。”冀中南智能港副总经理郭全福表示,以往京津冀地区的国际海运集装箱集散功能主要在天津港,这意味着河北腹地走国际海运,得自行联系车队提箱装货,分批向港口集结。如今,在天津港和北京铁路局的支持下,冀中南智能港与马士基等国际班轮公司合作,将航运资源引入内陆,逐步完善内陆港功能,将马士基公司的空箱提前调运至智能港,企业根据需求就近从智能港提箱装货,再经海铁联运向天津港集结,实现了物流服务贴近货源产地,为河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