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石家庄

平山北庄村的红色脱贫答卷

□记者 马静 解哲琳 康义涵

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贫弱的日子由来已久。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扶贫工作组帮扶,第一书记跑项目,村“两委”带领乡亲们干劲十足,在脱贫攻坚路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红色答卷

“说起村里的变化,那可大了。路修了,宽敞、整洁,灯亮了,晚上明朗朗的,喝上了免费的纯净水,家家都通了排污水的管道……”日前,记者来到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今年49岁的村民王俊彦说起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北庄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作为搬迁村,该村由于紧邻水库不能发展工业企业,作为石家庄市水源地,水产养殖业也受到限制,而且山上地少,人均不足三分,村民想要填饱肚子只能外出打工。这样的日子由来已久,自打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子渐渐有了起色。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为坚决打赢这场仗,平山把最好的干部派到一线。扶贫工作组帮扶,第一书记跑项目,村“两委”带领乡亲们干劲十足,党员冲锋在前,与乡亲们拧成一股绳,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红色答卷。

依托西柏坡景区,村里准备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苹果和牡丹。消息一出,老党员齐泽民就带头响应,把自家的两亩地流转了出去。“我们自己种地就是靠天吃饭,有合作社统一来种植,效益会更好。”在齐泽民的带动下,该村流转土地70余亩用于发展种植业。

有着52年党龄的齐泽民自入党以来就是村干部,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里两次修路占到了齐泽民家的宅基地,他毫不犹豫、不讲条件,让出了自家的宅基地。“村里修路,是为大家谋福利,一定得带头支持、全力支持。”正是有着像齐泽民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干部带动,规划中被占到地的村民都没有怨言,全力支持。如今,出入北庄村,道路四通八达,村容村貌越变越好,日子也蒸蒸日上。

“镇里发展起红色旅游后,我们也跟着沾了光,我在西柏坡打零工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王俊彦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近几年依托党的好政策脱了贫,孩子上学有雨露计划,学费住宿费不用交,还有助学金。村集体又负担起水电费和每年的医保费用。一家三口一年下来家庭收入2万多元,又住进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

北庄村是原中央宣传部、中央机要处等机关所在地,目前村内建有中宣部旧址和中央13个部委旧址群。结合北庄村实际,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驻西柏坡镇北庄村第一书记范麾京和村干部们商议,提出了“红色北庄、绿色振兴”的发展思路,希望把北庄打造成红绿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让绿水青山成为北庄人自己的金山银山。”

“我们以红色产业为主导,建设了精品民宿,红色培训基地即将开工,同时,发挥绿色生态资源的优势,引进文旅企业。此外,还出租山场,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100千瓦,加之流转土地种植苹果和牡丹项目,现在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范麾京说,“村里还盖起了车间,准备引进合适的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西柏坡是全国知名的红色革命圣地,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文旅产业是西柏坡镇的主导产业,北庄村是我们的文旅大村,下一步北庄村将聚焦产业发展,把文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我们将以特色农业发展为抓手,打造200亩牡丹园,还有特色采摘、蔬菜大棚等一系列的富民产业。”西柏坡镇党委书记陈东亮说。

2021-03-0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0790.html 1 平山北庄村的红色脱贫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