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精准防贫机制 筑牢返贫“拦水坝”

石家庄峪口禽业有限公司鸡雏鉴别分拣生产线。记者 吴新光 摄

□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通讯员 王志波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当前,河北省所有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但一些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风险,一些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存在致贫风险。

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刘屯村的牛红霞,现在在家门口的“扶贫微工厂”缝制服装,业余时间在家里养养鸽子。

回忆起2年前的那场大病,牛红霞的眼睛几度湿润,“防贫保险帮了我的大忙!”

2018年底,正在准备年货的牛红霞突发脑出血晕倒,前前后后手术治疗花费18万多元。尽管有新农合报销,个人仍需承担14万多元。“当时孩子都在上学,公婆又多病,背着这么多债务,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牛红霞哽咽着说。

14万多元的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面临返贫风险。正当全家陷入窘境之际,魏县精准防贫机制帮了大忙。

魏县防贫保险大数据追踪发现,牛红霞治病的费用超过警戒线,把她列入了重点监测对象。经过太平洋保险公司、乡村干部的入户核查比对,牛红霞属于防贫保险救助范围。1个多月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乡村干部一起送来了8.6万元防贫保险救助金。

在魏县,像牛红霞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他们收入不多,刚过贫困线,被称为“边缘易致贫户”(“非贫低收入户”),一旦生活有变故,很容易滑落到贫困线以下。还有一类人,虽然脱贫,但收入一直不高,在贫困线标准1.5倍以内,被纳入“非稳定脱贫户”(“非高标准脱贫户”)。

“如果说脱贫是一场攻坚战,那么防贫就是一场持久战。”据魏县扶贫办工作人员李学丰介绍,2017年以来,魏县县委、县政府针对“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类重点人群,与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国内首款商业防贫保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防贫保险”为核心的精准防贫工作机制,筑起了贫困发生的“截流闸”和“拦水坝”。县财政每年出资400万元,按照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10%的低收入人群购买保险,防止“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经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后,个人负担还较高的,通过建立防贫基金,委托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实施,开展“防贫保险”。

魏县精准防贫保险不同于以前的保险,最大的特点是投保对象并不固定个人,(下转第五版)

2021-02-24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0524.html 1 精准防贫机制 筑牢返贫“拦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