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承德

丰宁:擦亮生态招牌 描绘绿美画卷

本报讯(通讯员刘海波)丰宁满族自治县围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资源涵养功能区核心区的定位,持续开展生态建设和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绿色生态基底,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描绘“绿、美、洁”画卷。

丰宁地处京津上风上水,是京津的天然生态屏障。一直以来,丰宁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心无旁骛抓生态、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了“十三五”期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累计完成营造林148.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6个百分点、达到60%;草地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80%;关停取缔、整合重组矿山33个,完成灭失迹地治理2858亩;完成水土保持治理493平方公里。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8座、村级污水处理站6座,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8,位居全市第一,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二级以上天数325天,比2015年增加71天。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3%,生态环境质量走在了省市前列。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增绿、扩美、变洁”上做文章,描绘美丽生态画卷:

在“增绿”上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建设。该县坚持“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出门见绿、裸露复绿”原则,统筹推进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主要实施好投资6.3亿元的张承坝上地区植树造林工程、投资3058万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投资1310万元的坝上和接坝地区草地综合治理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60万亩、重度退化草地治理2万亩、小流域治理3.75万亩,力争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争列国家森林城创建第一批名单。持续扩大经济林规模,新增山楂、沙棘、山樱桃等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

在“扩美”上下功夫,持续加强生态保护。该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严守“四区一线”,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动态平衡管理。深入抓好封育禁牧、限额采伐、林草地管理、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促进林草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垦草地、圈占土地、破坏林地、采石采砂等破坏生态行为;加大矿山综合治理力度,做好灭失迹地恢复治理。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缔坝上土豆喷灌圈,向节水农业转型。谋划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系列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通过治理和打击违法行为,让丰宁生态环境越来越美、生态招牌越来越靓。

在“变洁”上下力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力气。持续开展锅炉淘汰和提标改造。加大扬尘、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红外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查处散煤复燃、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问题;二是在水污染防治上下力气。强化河长制落实,形成管护协调联动体系。推进清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施潮河干流傍河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加强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管理,引入第三方运营服务;三是在土壤污染防治上下力气。加强垃圾清运和综合利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严格危险废物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全力做好各级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清零。

2021-02-23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0505.html 1 丰宁:擦亮生态招牌 描绘绿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