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石家庄

高邑:洁美乡村入“画”来

□记者 康义涵 通讯员 孙国坤 张现民

高邑县按照应清尽清、应拆尽拆要求,以拆促建、以拆促美,强力推进以道路硬化、亮化、环境绿化、村容美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行动,提升乡村“颜值”

拆除违建、清理垃圾、治理坑塘、硬化道路……眼下,虽值寒冬,一场如火如荼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在全县深入开展,高邑县农村随处可见乡村干部、保洁员、村民整治环境忙碌的身影,农民的生活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应清尽清、应拆尽拆

街巷两侧旱厕、简易库房零乱分布,闲置物品门口随意堆放,门前缓坡、墙基护坡任意延伸……本来宽阔的街道变得曲折而坎坷,车辆通行困难,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是高邑县前坊栅村以前的场景。2020年,该村大力度清拆,对村内道路、街巷两侧违建全面彻底清除,村干部为村内每一条街巷划出红线,拉出清拆名单,明确时限要求,实行包联到户,责任到人。截至目前,共拆除私搭乱建、残垣断壁46处,拆除各种违建2250平方米。

“这都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大变样。”前坊栅村村民董振需指着面前宽阔的集市街说,这原本有一座旱厕,旁边也都是堆得乱七八糟的杂物和垃圾,拆违后,道宽了,走着也顺溜多了。

为破解乡村私搭乱建难题,该县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清拆工作专班,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要进度、月底要成效。按照应清尽清、应拆尽拆要求,以拆促建、以拆促美,确保拆彻底、清干净。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县共动用人力6.3万人次,使用机械2万余台次,清拆2718处,清理垃圾20余万立方米,清理乱涂乱画、小广告等3万平方米。

整治提升、合力攻坚

“两个多月里,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村里是堵、脏、乱,现在是通、净、美。”高邑县东西韩村村民董文华站在村文化大舞台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柏油路街道宽阔干净整洁,路沿石整齐笔直,两旁民居护坡挡墙整齐划一,徽派风格的白墙黛瓦令人满目清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等主题文化墙引人驻足……2020年10月起,该村大刀阔斧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村新修沥青混凝土主干道4条、小街巷18条,硬化道路1.3万平方米,绿化2500平方米,粉刷墙体2万平方米,彩绘320平方米,建设文化广场4处,公厕5处,文化大舞台以及妇女之家各1处。

2020年以来,该县强力推进以道路硬化、亮化、环境绿化、村容美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县领导深入所包村协调督导,一线解决问题,各乡镇履行主体责任,严明奖惩,充分调动各村积极性,有关职能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村成立由村干部、党员组成的工作队。全县上下协调联动,合力攻坚。2020年以来,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村庄绿化2200亩,安装公共照明设施1300余盏,街巷硬化27.74万平方米,建成300多处小游园、小果园和小片林,修建卫生厕所5532所。

长管长效、蓄力发展

“现在村里卫生定时清扫,垃圾每天清运,村里干净了,环境变好了。” 每天早上7点,仓房村环卫工人庞书海准时推着垃圾车,着装上岗。

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垃圾治理常态化,是高邑县根治农村垃圾,维护环境卫生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县建立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机制,引入2家环卫公司,开展村收集、乡镇运转、县集中处理的公司化运行模式,县里建立起日检查、周通报、月处理的监督检查和通报机制,激励环卫公司高效运行。

同时,高邑县编制村庄规划,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全县考核体系,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行动。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实现职能部门全域监督、乡镇包村干部监督和村干部分片监督。注重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等监督机制,将环境卫生治理纳入评议管理范畴。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环境卫生青年志愿服务”等多项特色主题活动,引导村民自觉管护环境,树立文明新风。

2021-01-04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8458.html 1 高邑:洁美乡村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