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

——写在京雄城际铁路开通之际

12月27日,开通当日晨光下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新华社记者 高博 曹国厂 齐中熙 丁静

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作为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京雄城际铁路凝聚中国智慧,实现智能设计和智能运维,打造出一张中国高铁的新名片。

作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京雄城际铁路必将助力雄安新区加快产业聚集,成为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当好千年大计开路先锋

“清泉源头,风吹涟漪”,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建筑师周铁征这样解释它的寓意:“车站毗邻白洋淀,这样设计就是力求与雄安新区的水文化相契合。”

形似柔软,内藏乾坤。

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于6个北京站。

“雄安站是一座大型钢结构建筑,用钢量约27万吨,钢结构焊缝约32万条,消耗的焊丝就达7700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体量大、工期紧的雄安站建设增加了一道‘附加题’。”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王星运说。

为了将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王星运带领6000多名建设者加班加点,仅4月份,就干了3个月的工程量,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雄安新区将融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的半小时交通圈。”雄安高铁公司雄安指挥部副指挥长李政说。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机务段高铁司机韩军甲是京雄城际铁路的首发司机之一。从业28年的他陆续开过31种机车类型,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和谐号、复兴号的5代变迁。

在联调联试期间,韩军甲和车队队员在京雄城际大兴机场至雄安段线路上已往返奔跑千余次。

“能驾驶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御风而行,展示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真心感到自豪。”韩军甲说。

打造中国智能化高铁建设新标杆

“智能”,是京雄城际铁路最亮丽的标签。“京雄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全过程、全专业运用BIM技术设计的智能高铁,应用了70余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树起了世界智能高铁的新标杆。”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为群说。

“绿色”,贯穿京雄城际铁路建造的全过程。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运用清水混凝土立柱的铁路站房,雄安站清水混凝土结构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这些清水混凝土立柱都是一次浇筑成型,边角顺直、弧度顺滑、挺拔俊美。”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吴亚东说,高颜值背后,是每道工序的上百次试验,特别是各种材料的配比,更是试验了上千次,并取得10多项专利。

为了让候车乘客感受到自然光线,雄安站设计了一条宽15米的“光谷”,并在下方通道内布置大量绿植,不仅自然地将车站分区,还可有效改善候车厅的采光、通风环境,为旅客营造宜人的绿色空间。

巨大的椭圆形屋顶则是一座光伏电站,铺设了4.2万平方米光伏建材,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12万公顷。

(下转第四版)

2020-12-28 ——写在京雄城际铁路开通之际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8115.html 1 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