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沧州市以“三创四建”活动为工作统领和有力抓手,坚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化、知识产权三大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代晴)今年以来,沧州市以“三创四建”活动为工作统领和有力抓手,坚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化、知识产权三大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该市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十大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强化质量工作考核问效。近年来,先后推动90家企业成功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两项。修订了《沧州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拓宽了奖励范围和奖励数量。持续开展高质量发展标杆大讲堂、专题培训、对标学习等活动,形成标杆引领、对标对表、流动诊断、集中会诊、点对点帮扶的质量管理提升体系。依托深圳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百名质量专家服务团队,为870家企业提供了重点帮扶。
多年来,沧州开展了质量开放日、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质量专家企业行等100多项活动。以河间、任丘电线电缆等6类区域性产品为重点,开展质量治理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完成了国家毛皮质检中心资质认证,及总投资632.54万元的质量综合管理平台项目的造价编制、立项、项目评审等工作。
通过高标准引路、精细化帮扶、针对性培育,做好质量“领跑者”,当好行业“示范员”,担好团体“带头人”。这是沧州市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核心所在。该市积极推进全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建设,117家企业完成对标结果声明204项,发布对标方案33项,在全国167个试点城市中排名34位;2个国家级、3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获批立项并启动建设,3家首批省级企业标准化、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验收;企事业单位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11项,完成采标认可、获得采标标志各14项;制定团体标准3项;批准发布市级地方标准12项;为87个标准化项目申请市财政资助343万元。
同时,沧州市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战略,为营商环境开拓“新沃土”。今年以来,该市申请商标17969件,注册商标10589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68399件,分别较上年增长20%以上。4个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专利8845件,授权专利7577件,分别较上年增长27%、96%;有效发明专利132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6件,分别较上年增长19%、20%,增幅位于全省前列。获批创建省知识产权试点县(区)2个,创建服务品牌培育机构2家,培育知识产权专业市场1个,设立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沧州分站,设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1家,五类项目分别填补了该市空白。36家企业获评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列全省第二。
今年以来,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联动,促进了以首席质量官为核心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和创新,有效强化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质量强企”理念。目前,已指导150家企业设立了首席质量官。
疫情期间,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动为企业抗疫技术的专利分析、知识产权申请和转化运用提供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共代理与疫情相关的专利申请31件。建立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目前,企业已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2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