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王笛 张航)“镇里书记为了咱们贫困户,跟信用社对接搞金融扶贫,买了29头牛寄养在咱们厂子,每年一户能有2000块钱的分红,而且牛死了伤了都是企业承担,信用社贷款将来也是由企业去还,养殖户是零风险。”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次区葛渔城镇穆家口南村的群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振球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安次区始终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掉队一人,一个不能少”作为初心和目标,做深做实做细扶贫、脱贫、防贫等各项工作。她们推出了金融加产业扶贫的有效举措,依靠当地企业,带领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实现脱贫。该区依托廊坊市群成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了廊坊市首家金融扶贫产业基地——托牛所,通过爱心企业捐助和无息小额贷款相结合的方式,为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购买一头奶牛,采用“托管+定期分红”的形式,为建档立卡群众增加收益。建档立卡群众成为托牛所股东后,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2000元左右。此外,该镇还提供公益岗位,增加帮扶对象的综合收入。
未来帮扶贫困人口实现吃穿不愁、稳定增收的目标,该区采用政策支持与产业扶贫等多种途径,自2018年开始,组织万森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对贫困户提供家庭养殖、手工业等项目,组织专业合作社提供代种代收、土地流转等服务,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个产业项目。3年来,该区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930.73万元,实施了11个产业扶贫项目。其中,今年3月,该区投入资金1099万元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康达公司合作实施新的资产收益项目,使贫困户人均年增收9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