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委、县政府坚持“摘帽不摘责任”,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树牢“两大体系”、调动“五级力量”、完善“四项机制”、坚持“三严标准”,举全县之力坚决夺取精准脱贫攻坚战胜利
本报讯(通讯员吴亚平 杨汝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兴隆县委、县政府坚持“摘帽不摘责任”,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举全县之力坚决夺取精准脱贫攻坚战胜利。
树牢“两大体系”,持续引领脱贫攻坚。组织领导持续加力。该县在继续坚持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优配强扶贫办领导班子,从部门和乡镇再选派2名优秀青年干部担任副主任,16个县直部门、20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全部组建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扶贫工作专班,常态保持扶贫专干人员稳定、扶贫力量不断调优配强;政策支撑持续升级。继续严格落实脱贫攻坚“1+4+14”和巩固提升“1+6+16”政策体系文件,确保成为兴隆持续减贫、稳定脱贫的有力支撑。先后出台《兴隆县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实施方案》等82个政策文件,为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突出问题、消除盲区死角提供了重要遵循。
调动“五级力量”,持续砸实脱贫攻坚。县级层面,县委、县政府坚持定期研究扶贫脱贫工作,书记、县长带头联系重点乡镇、分包重点村、结对帮扶贫困户,明确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专责,全县处级干部带头包联剩余145户未脱贫户,全部下沉一线担责任、盯进度、解难题;部门层面,39个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攻坚,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举措,督导工程项目建设;乡镇层面,党政“一把手”一线抓扶贫,全力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等民生工作落实;村级层面,既盯脱贫村巩固提升,又盯每户每人保脱贫和防返贫,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扶干部层面,严格落实“一帮三年”要求,264名驻村干部常驻脱贫一线。今年以来,累计落实帮扶事项480件,帮办实事1100余件。7379名结对帮扶干部定期走访入户,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微心愿”600多个,协调帮办好事实事1500余件。
完善“四项机制”,持续抓实脱贫攻坚。清单式工作管理机制。建立月对标季对表年对账工作台账,对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等各项任务全面实行“三化四清单”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全过程提示预警机制。对阶段性重点任务和预期性进度要求,定期向相关县领导和乡镇部门制发《提示函》,及时提醒提示。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制发《预警单》,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跟踪式督导调度机制。建立脱贫攻坚微信群,坚持一天一微信、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对全县289个行政村定期抽查;常态化约谈问责机制。对责任落实不力、工作进展缓慢、问题久拖不决的,常规推进阶段,一次县委副书记约谈主要负责人,二次书记县长直接约谈,三次给予组织处理;关键节点和攻坚阶段,一次约谈警告,两次组织调整,以严格的组织和纪律措施倒逼责任落地落实、工作提速提效。
坚持“三严标准”,持续提升脱贫攻坚。严抓责任“深入改”。对照问题,主动认领,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核查整改主体责任,逐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责任、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直接责任,确保逐条逐项逐人“对号入座”;严查问题“全面改”。坚持“共性问题个性化处理”,严格执行“一账一书一表一挂钩”制度,整改不达标、问题不解决,坚决不销号、不撤账;严把源头“长效改”。先后制定出台《兴隆县扶贫公益岗位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从源头上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