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河北港口集团工会、餐饮公司、社保和离退中心等单位持续开展定向采购,并优先选择青龙、张北、围场等县贫困村的优质农副产品,形成了稳定的团购销售平台。今年以来,港口集团仅采购张北、围场农副产品就达453.6万元,并形成农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提供各种质优价廉农产品竞争势头。

河北港口集团还采取以购代捐的形式,加大消费扶贫的力度。“张北日照时间长,草肥水美有牛羊,藜麦杂粮西红柿,味道香!”。在“消费扶贫献爱心、河北国资作贡献”扶贫产品推介活动现场,来自青龙、张北、围场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为自己精心经营的特色产品打起了广告。好产品销路俏,17天展销活动中,现场销售额45万元,团购额80万元。

在张北盘城房村农产品灌装扶贫车间里,68岁的高宝祥头也不抬地忙着手里的活计。“本心初粮”“东号村”“米主任”“菇迹”“预则栗”“釜君”等10余个莜麦、藜麦、小米、蘑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两年来,河北港口集团投资建设了“张北盘城房村农产品灌装扶贫车间”“围场杨树沟村蘑菇加工扶贫车间”等一批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对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进行收集、加工、包装和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今年上半年,港口集团还捐赠40万元用于“东号村购买联合收割机”“落花营村五彩西红柿大棚”“竹字下村木耳栽培”3个项目,确保脱贫成果。

“港口集团帮我们村建起第一个非农企业,成立之初就给5500多套工作服的首批订单,今年疫情稳定后,港口集团又追加了4400套工作服和600套志愿马甲订单。”看着一件件成衣走下流水线装袋打包,张北港会服装厂的负责人张文军心里越来越踏实。通过政策搭桥,产销对接,河北港口集团与张北县合作,在公会镇异地搬迁社区帮建厂房、提供机器、培训技术,建起工作服定点厂。目前,该厂吸纳30多名易地搬迁的贫困农民为车间工人,在家门口就业,企业累计接单量价值65万元,服装加工成为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区——“公会新区”的脱贫支柱产业。

2020-12-04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6524.html 1 上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