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尚俊 通讯员 曲宣
近年来,曲周县小弟八村从发展“林业”壮大集体经济入手,靠绿色产业逐步崛起,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村集体总产值达2500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130多万元。
20年前,小弟八村党支部书记张敬云与村“两委”多次研讨论证,决定调整单一粮棉种植结构,发展林业带动村民致富。
张敬云自掏腰包购买树苗,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出义工,在路沟、河堤、村边“四荒”种上1.05万棵速生杨。第二年树苗增值,村集体有了第一笔收入。尝到了甜头,村党支部借势大力发展林业。回填了村边的20多个窑坑,建成首批140亩的林地,并与刨花板企业达成“订单商品林”协议,发展订单林业。随后,村党支部根据村民意愿,围绕村周边,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反租农民土地150亩发展集体林,带动村民累计发展“订单”速生片林700亩、林网500亩、植树20万株,“绿色银行”从此崛起。
成立公司,壮大产业。为了把产业做大做强,由村党支部牵头,以“党支部+公司”的模式,村集体成立“振兴园艺苗木公司”,延长链条培育育苗产业,建苗圃1080亩,培育观赏、经济树种56种,远销北京、天津等地,并将万株窄冠毛白杨成功入植北京奥运场馆。为拓展林业致富空间,探索穿插立体式种植模式,发展高、中、低错位层次林地,单位土地面积所产生的效益倍增。
立足实际,规划长远。为实现全村长远发展,启动了涉及全村所有农户的“千亩高产园”项目,引导群众发展大棚蔬菜和高档水果种植等现代高效农业。
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充分利用村自身苗木经济、“自然氧吧”优势,重点培育各类观赏性苗木,致力打造苗木产业、休闲游憩、游乐运动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目前,已建成占地30亩的养鱼池、占地18亩的垂钓园、占地20亩的杏林采摘园,引来县内及周边群众前来游玩垂钓。今年上半年,仅养鱼池一项的收入就达50余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壮大,该村着手治理“空心村”,开始新民居建设工程,做到废宅利用,节地生金,华丽变身。
滚动开发,民居变靓。该村在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中按照“治理先行、就地改造,区别对待、分批建造,统一户型、设施配套”的思路,采取由内到外、滚动发展,先对空闲宅基进行连片开发,逐步对周边不符合规划的旧宅旧房进行拆旧建新,最终实现全面改造。2009年,该村聘请专家制定村庄规划,实现了街巷、宅基和房屋规格统一,形成了宽街道、多绿地、大住房、小庭院的格局。目前已建成新民居79套,改造34套,在建30套。全村共有256户,全部建成新民居后,可腾出空地110亩。
植树造林,亮化村庄。该村从“村庄绿化、庭院净化、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入手抓改造提升。同时,实行穿插立体式种植模式,利用高低空间错位种植不同品种,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全村实现了路旁植树、河渠增绿、村庄披绿、田间插绿,村内观赏树和村外经济林、苗圃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