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杨 通讯员潘志方 陈世革)深秋时节寒意渐浓,隆尧县魏家庄镇西庄头村集体农场却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原来是村合作社集体林场里培育的谷种熟了,收割机正在收割谷子。贫困户孟胜均边干活边介绍:“我们这里种植的是谷种,市场上可以卖到十几块钱一斤。”
“夏季的时候我们在林场种植洋葱和土豆,收入也不错,再加上种植的苗木增值收入,每亩地每年收益可以达到6000元。”西庄头村党支部书记韩卫国说。
西庄头村近几年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大规格白蜡国槐等经济型树木约两万余棵,投资金额300万元。其中,村民入股250万元,集体入股50万元(上级扶持),村民占股82.5%,村集体占股17.5%。韩卫国利用自身掌握的苗圃技术优势,在流转的土地上种植了经济型树木,每年两季在林下种植农作物,夏季种植土豆、洋葱,秋季种植谷子,增加收益的同时还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也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现在村里集体经济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村明年计划盖一个书院,在书院举办农业技术等讲座、饺子宴、春节晚会等,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韩卫国说。
近年来,魏家庄镇通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制订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多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李贾村为代表的无籽西瓜种植基地和魏家庄村为代表的麻山药种植基地。
李贾村无籽西瓜种植由原来的1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通过种植无籽西瓜,为群众增加了收入,带动全村45%的劳动力实现增收。无籽西瓜种植,每年每亩收益1.2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以魏家庄村为代表的麻山药种植,现已初具规模,仅魏家庄村种植面积就达到460亩。亩均纯收入1万元。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为村民探索出致富新路子。全镇2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以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我们镇始终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新模式,努力让群众生活的更美好、更幸福。”魏庄镇党委书记王秀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