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政经济

清河:电商企业备货忙

清河直播销售快速增长。记者 烟成群 摄

□记者 烟成群 通讯员 李萍

11月9日晚上8点,在清河县电商聚集的羊绒小镇,街头巷尾仍是人来人往,拿货、发货的人行色匆匆。供货企业更是马不停蹄地生产,为即将到来的“双11”准备货源。

往年的“双11”销售高峰是在11月11日当天,因为不了解用户需求,备货缺乏针对性,往往有的产品过早卖完,有的产品库存过量,白白浪费销售机会。今年的“双11”两波销售黄金期相隔一周,商家正好可以抓住这段窗口期开仓补货,优化库存。

在曼诺丹妮旗舰店,经理李鹏举正在仓库理货。他不仅经营着天猫店,也有自己的加工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减了库存,为了备足货源,他当下的任务就是加班加点生产备货。

“对于我们来说,‘双11’就是一场盛典,这期间的销售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全年的营业额。”李鹏举说。“去年‘双11’期间,我们总销量达到了35万件,今年只会比这个数字更高。”所以,10月中旬开始,他的工厂就开始通宵达旦生产,备战“双11”销售高峰了。

为货源奔波的还有尚奴娇旗舰店的总经理苑大猛。卖货又供货的他不仅自家工厂通宵生产,还从江浙沪一带找了多个代加工厂。

在清河经济开发区,不少羊绒加工企业也纷纷加班加点赶订单。为提高生产效率,清河县中汇纺织有限公司开发了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工人每天上班登录系统,就能了解他今天所需生产的产品规格、质量要求、生产进度等,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交,在线解决。”该公司总经理方中合介绍。

这个系统的成功上线,取代了传统生产车间班组长和车间主任的岗位设置,不仅节省了人员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得小批量生产、快速反应的个性化定制成为现实。

清河县有“中国羊绒之都”之称,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该县拥有淘宝村60个、淘宝镇6个、各类网络店铺3.5万余个,年销售额近100亿元。全县的电商从业人员达到6万余人,电商已成为其最具特色的商业群体。

今年前三季度,清河县网络零售额达64.1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服装服饰行业占比仍占首位,占网络零售额的75.9%,汽车用品、家居家装行业占比分别为13.4%和7%。

清河直播销售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直播场次14585场,累计观看人次8504.9万人,零售量1455.7万件,直播实现网络零售额11.97亿元,占全部网络零售额比重的18.68%。

2020-11-1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5091.html 1 清河:电商企业备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