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保定

补短板 拔穷根

——保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河口易地搬迁小区村民在手工业扶贫车间加工帽子。李秀芹 摄

北果元乡冠丰农场的葡萄熟了,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李秀芹 摄

大连地食用菌园区菇农在采摘香菇。李秀芹 摄

□通讯员 刘澜

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10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均实现2个以上扶贫产业全覆盖……这是保定市“脱贫攻坚”的一份答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力棒”,引领着前进的征程,也传递着人民稳稳的幸福。

精准发力“两不愁三保障”

在涞源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福泽园社区门口,72岁的王玉福难掩发自内心的喜悦,激动地向大家介绍在这里的生活。因残致贫的王玉福老两口,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获得了50平方米的安置房。

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为此,保定市全面规范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在全省首推贫困群众医保代办制,全面推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67万人次,报销47679.46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普通慢性病鉴定7.37万人,重大慢性病鉴定4437人,已惠及门诊慢性病和重大慢性病28.72万人次,报销6794.83万元。

住房保障方面,对全市194.5万户农房安全进行鉴定,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8万户,有效解决了“四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安全问题。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7.7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4.87万人),建设集中安置区65个,2019年底已全部完成搬迁任务。

此外,在教育、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保定同样重点发力,取得不俗成绩。

在加快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保定市着力构筑持续脱贫有效防返贫的“防火墙”和“拦水坝”。该市建立贫困监测预警和巡诊机制;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和精准脱贫防贫调查;继续大力扶持发展适合当地的相关产业……

构建壮大多重产业体系

“现在可比以前强多了。”站在自家鸡舍前,涞源县上庄乡狮子岭村的张营山激动地说。一家四口,妻子常年患病,两个孩子读书,之前的日子,张营山仅靠在村里打零工勉强维持。2018年,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他获得了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并与其他6户贫困户合资建了一栋养鸡舍。除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3000元之外,张营山还可按出工量分得收入。

据了解,像张营山这样投资建设的鸡舍在涞源县共有450栋。该县引进河北玖兴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村两委+贫困户”的“五联合”扶贫模式,共覆盖262个村19965户43973名贫困人口。全县年出栏商品肉鸡8100万只,实现收入1.62亿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为此,保定市聚焦做强产业支撑,大力构建长链条紧密型的产业体系。

保定市规划建设特色农林、绿色能源、旅游休闲、家庭手工“四大特色扶贫产业带”,推动实施蔬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光伏等12大“特色产业扶贫工程”,着力打造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该市把建园区、育龙头作为发展产业的重要举措,打造了“老乡菇”“桃木疙瘩”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2019年,全市贫困户通过产业年均增收3500多元。

如今,保定市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县有主导产业、乡有主导品种、村有产业项目、户有产业帮扶。曾经的贫困不再,这里已成为壮大生态农业、引进战略合作、发展新兴产业、积蓄后发优势的重要地区。

激发帮扶与自身双重动力

10月20日,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市长郭建英带队赴北京对接,围绕深化扶贫协作、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京保协同发展等工作深入交流。

2016年12月,北京市西城、丰台、房山、海淀、石景山、朝阳、平谷7区分别结对帮扶保定市8个贫困县。

几年来,北京共支持保定市帮扶资金16.4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就业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脱贫攻坚项目773个,受益贫困人口达63.96万人次。321家北京企业到保定开展产业扶贫,总投资274.77亿元,直接吸纳411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8.99万人次。保定向北京销售特色农产品金额24.5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87万人次。

不仅限于京保协作,多方力量同样用足、用准、用到位。市、县直机关单位精干力量组成驻村工作队,连同中央、省派驻村工作队员,共770个单位1104个工作队长期驻村;市内9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9个贫困县;大力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让企业与贫困村对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志智双扶,着眼“拔穷根”,才可高效激发内外双重动力。全市积极推动教育扶贫,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建立了以阜平县职教中心为核心的“北京·燕太片区职业教育协作区”,累计实现1215名贫困学生毕业就业。

突出补短板抓衔接,在巩固脱贫成果上聚力攻坚。今年8月7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为保定市“后扶贫时代”明确了方向。

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壮大34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197个现代农业园区、5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617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旅游扶贫模式推广至400多个贫困村。

2020-11-10 ——保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5061.html 1 补短板 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