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于佳欣 周蕊
这是“特殊”时期接连举办的三场特殊盛会——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和重创,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中国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先后如约举办。
这是“不确定”因素增多形势下的有力行动——尽管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持续动力。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以国际展会形式,唱响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共赢的大合唱。
传递更高水平开放信号
2020年,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中国一次次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一次次释放追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
2020年服贸会,习近平主席提出深化服务业开放合作的新举措新主张,赋予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内涵:“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上海进博会,习近平主席再一次向世界发出中国开放最强音:“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春秋两季成功举办的“云上广交会”,数以万计的网上直播间与数以亿次计的“云洽谈”,向世界彰显中国克难前行的开放步伐。
中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姿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共筑全球互利共赢平台
南有广交会、中有进博会、北有服贸会——一张张中国对外开放的名片,搭建起互利共赢平台,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能和活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诚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计。
“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强调。
“中国将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平台,推动开展政策和经验交流,建立和培育政府间、国际组织、商协会及企业间多样化伙伴关系,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不断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使各国人民共同享有服务贸易增长成果。”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服贸会致辞中指出。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7%,首次实现年内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表示,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进博会无疑将为各国发展开拓新空间,分享中国经济复苏及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并为当前困难形势下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助力塑造新发展格局
2020年,“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待启。
中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中国在面向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新蓝图中明确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施工图”。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指出。
从广交会、服贸会,再到进博会,中国开放按下“加速键”——
中国持续扩大进口,一年来商品和服务进口额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一再“瘦身”,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2019年的40条减到如今的33条;
自由贸易试验区多次“扩围”,由去年的18个增至2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深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发布实施……
从广交会、服贸会,再到进博会,中国不断拓展新发展格局——
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
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
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不同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对世界的开放承诺都一一落地。
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再次推出务实举措。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阿泽维多高度肯定中国推动开放合作的努力:这不仅限于举办一两次展会,而会转化为持续的进程,这是非常积极的成果。
(据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