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投资保险导刊

服务地方经济·银保监在行动

唐山银行业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郎宇星)今年以来,唐山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恢复生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截至9月末,唐山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165.47亿元,较年初增加154.84亿元。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9月末,共为以上行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91.28亿元,较年初增长62.14亿元。落实减费让利措施,截至9月末,银行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较年初下降了0.52个百分点和0.75个百分点。认真落实无还本续贷、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9月末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达到51.6亿元,共为2216家中小微企业办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101.6亿元。加大信用类产品开发力度,辖内银行业机构增加以“小微快贷”为主的信用类产品供给,截至9月末,全市小微信用贷款余额602.04亿元,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27.8%。与税务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银税互动”工作指导意见》,不断扩大受惠企业范围,进一步推进“银税互动”效果。强力推进“首贷”培植政策,充分挖掘企业用电、社保、公积金等综合信用信息开展首贷培植,提高首贷惠及率,截至9月末,各行新增小微企业首贷客户935户。

邢台银保监分局

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

本报讯(通讯员郝葳)邢台银保监分局以“五单”为抓手,积极发挥非现场监管效能。“五单”即“非现场监管指标异动单”“非现场监管提示单”“非现场监管警告单”“现场检查单”“处罚单”。截至8月末,共下发非现场监管提示单68张(其中涉及保险机构2张)、非现场监管警告单22张(其中涉及保险机构8张),涉及部分银行监管指标不达标、业务开展不合规、信用风险突出、潜在风险积聚等问题,该局要求相关银行保险机构限时反馈基本情况,并提出整改措施,化解风险。

衡水银保监分局

打好金融扶贫组合拳

本报讯(通讯员王博 孔菲)衡水银保监分局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助力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各机构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成立由分行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分支行部门与扶贫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纪检监督同步跟进的保障机制,促进各项扶贫措施抓实抓细,取得实效。充分发挥产业、项目贷款在精准扶贫领域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对接衡水市扶贫龙头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开发、特色产业支持等领域加大信贷投入力度。衡水市大型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6亿元,较年初增加27%,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实体经济发展。

各大型银行依托科技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供给与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需求精准对接,加大网上扶贫商城推广工作,发动员工进行“扶贫爱心购”,并积极对接扶贫龙头企业,切实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农行衡水分行线下帮助贫困县销售农产品199.72万元,线上采购农产品60.25万元;建行衡水分行帮助贫困县商户增加销售额130余万元,实现员工消费扶贫交易额21万元;中行衡水分行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扶贫18.34万元。

廊坊市银行业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讯(通讯员何志慧 高红枫)为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廊坊市银行业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圆满收官。

消费扶贫“补血”,助力产品销售。辖内机构积极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农发行廊坊分行组织全行员工“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支持消费扶贫工作,共购进云南元谋县洋葱3.2吨。建行廊坊分行推广“善融商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成熟合作模式,利用多种渠道资源,开展“扶贫商品优惠购”等多种活动,积极扩大善融电商扶贫商品尤其是相关地方特色产品的销售额。

产业扶贫“造血”,带动农民就业。截至8月末,全市银行业机构支持产业扶贫企业10家,贷款余额9.84亿元。三河农商行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贷款8100万元,通过支持电商物流农药化肥等产业发展,每年带动贫困户471户、1333人脱贫致富。农行廊坊分行以“惠农e贷”产品为抓手,为1358户建档农户授信11.4亿元。

金融扶贫“活血”,建立长效机制。农行廊坊分行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8月底,共建成“惠农通”服务点2292个,县域行政村覆盖率95.5%。今年以来,服务点资金交易笔数41万笔,金额12.5亿元。农行代理涉农补贴项目103个,受益农户足不出村就能领取养老、社保补贴。

2020-11-0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4912.html 1 服务地方经济·银保监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