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深圳莲花山,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种下的一棵高山榕枝繁叶茂。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向海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继续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更高起点改革——
2019年8月,党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
2020年10月18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对外发布。按照党中央要求,到2025年,深圳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全国作出示范。
更高水平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有效对接了国际先进生产力和高端要素。
更高水平开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面是国内市场实现复苏,一面是进口商品销售火爆,反映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决策。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我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表明了中国在更高水平开放中,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决心和信心。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合作共赢的未来
“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以形象的比喻阐明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
“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立时代潮头,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
这是彰显强大韧性的中国贡献——
作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开放的中国,正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是着眼共同发展的中国行动——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数字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推出一系列举措让“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走向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今年6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书面致辞。
“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这是体现大道之行的中国担当——
稳定全球供应链,才能稳定世界经济。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和不同场合,强调要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中国就主要经济体共同协调宏观政策发出倡议。
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治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国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了智慧。
今年9月,以视频方式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赞赏中国在践行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
迎风破浪,携手共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面向未来,世界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新的征程上,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记者姜微 赵超 姜琳 刘红霞 于佳欣 周蕊 王雨萧)(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