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鑫鹏
曾经的保定北河沿市场,如今脏乱差变身全长1390米的景观廊道。周边居民纷纷感慨:“20年前那个清新的水边公园又回来了。”
在创建文明城市进程中,保定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创建宜居宜业、协调融合、绿色生态的文明城市,让保定的天更蓝、山更美、水更清、花更艳,让保定真正成为城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的低碳城市、山水城市。
上下同心 共创文明之城
创建文明城市,涵盖方方面面,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各方齐心协力。
保定各级各部门紧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强力推进城市环境大整治、基础设施大改善、文明素养大提高,擦亮善美保定城市品牌。
该市通过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大练兵”活动,先后走入居民小区、公共机构以及各类垃圾分类场所,邀请社会各界代表现场观摩源头减量、设施配备、分类运收、标志标识、台账设立、方案制定等,并以此形式逐区互看联查、交流经验、查找短板、共促提升。
同时,保定92个市直机关4000余名党员走进社区,助力创城。广大党员围绕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税收宣传、用气用电、防盗防骗等内容开展政策宣传和民生服务;到老旧小区清扫主次干道垃圾,铲除小广告,擦洗公共设施,规范摆放共享单车,改善小区环境卫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提供生活救助。
层层动员 共建共治共享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保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创城办、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保定日报社共同发起创建文明城市“随手拍”活动,广泛发动市民群众一起做“监督员”,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志愿者们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火热实践中。他们戴着小红帽、穿着红色马甲,活跃在大街小巷,或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捡拾垃圾,擦拭护栏、公交站亭等公共设施,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或对车辆行人逆行、闯红灯、翻越护栏以及车辆乱停放、店外经营、遛狗不拴绳、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一起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讲文明、树新风,守交规、我先行。好市民、文明行……”保定市公安交警推出文明交通警示教育“三字经”,在之前的接受相关处罚、参与路口交通管理、将交通违法行为发到微信朋友圈自我曝光、抄写道路交通安全法、观看交警安全警示教育片“五选一”的基础上,新增向过往群众宣读文明交通警示教育“三字经”内容,变成“六选一”处罚套餐。违反交通规则的市民可自愿选择处罚惩戒方式。
除此之外,保定市公安交警还将采取“云课堂”等形式在青少年中推广“三字经”,让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
为规范城区共享单车使用秩序,由保定市交通运输部门牵头,交警和城市管理部门共同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努力做到文明使用、规范停放。同时,上述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治理违停共享单车,对6家违规投放企业的单车全部收回,集中存放;对2家合法准入运营企业未达到运维规范要求的单车,采取临时性治理措施。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的同时,保定市莲池区、竞秀区和高新区三区政府(管委会)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在大街小巷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无死角治理行动,掀起了规范与整治共享单车的热潮,以实际行动解决共享单车带来的乱停乱放、占用公共道路(场所)、破坏市容市貌等问题隐患。
通力协作 汇聚创城合力
“感觉现在的城市面貌越来越好了,占道现象少了,城市垃圾少了,道路宽阔了,街道也更加干净整洁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感觉人与人之间也更加和谐。”面对城市发生的变化,广大市民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全面优化市容环境,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组织开展占道经营整治行动,积极开展整治机动车侵占人行道工作,清理规范店外经营现象,拆除各类不符合市容标准的广告设施,亮出城市“天际线”。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在全市进行道路积水专项普查,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将易积水的点位落实到责任区域。信息采集员加强巡查上报,对道路积水、路面破损塌陷、井盖移位丢失、立杆树木倾斜等突发事件,通过拍照定位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定市行政审批局简化审批流程、落实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全力保障项目扎实推进。该局建设覆盖各级各部门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将审批流程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管理系统,并与政务服务网、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等平台互联互通,同时建立政务服务“不打烊”机制,积极推进实施“一窗综合受理”和“帮代办”服务,实现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
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仅仅是创城工作的一个个缩影。保定市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将涓涓细流汇成创城的强大合力。
文明无止境,创建无终时。创建文明城市就像春日暖风,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正在将保定打造成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