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代姣
10月30日,为期3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以下简称“时尚深圳展”)落下帷幕。
本次展会上,由近百家重点服装企业组成的“时尚河北”展团精彩亮相,8场品牌联合秀场场观众爆满,专业买手、直播平台、潮牌团队现场与多家河北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原创+品质”双驱动的河北服装在全国舞台上抢眼又抢手。
“‘时尚河北’展团是本次展会最大亮点。河北的服装产业越来越有创意、越来越时尚!”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荣誉会长沈永芳对河北展团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设计创新
提升市场竞争力
10月28日,沧州品牌联合秀,模特身着融入中国传统水墨及刺绣元素的服装,轻盈飘逸、优雅知性,一出场便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这一系列服装来自袯荟服饰,设计师常静雨告诉记者,河北服装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吸引越来越多设计师来到河北创业。
设计赋能产业发展,能量到底有多大?袯荟服饰创始人陈新美深有感触:“最初做中国风女装,我们以刺绣为主,单件售价不过六七百元。”引进年轻的设计师团队后,优化品质,突出个性,目前单件售价2000到5000元,利润率平均实现5倍增长。
从模仿、学习,到超越、引领,河北服装设计的目光,已经瞄准行业发展前沿。
“本次展会,我们带来了河北省制革创新联盟开发的无铬鞣皮革产品。”辛集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潘光毅手持一款颜色鲜艳、质地柔软的皮衣告诉记者,无铬鞣制工业化技术可以从源头消除铬污染,不会给自然环境造成任何负担。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创意设计赋予河北服装产业发展强劲动能。省工信厅消费品处处长刘永青说,近年来,河北突出创意设计引领、引进高水平服装设计机构、大力培养高端服装设计人才,支持服装企业强化设计,开发时尚化、个性化、功能化、绿色化产品,服装产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品牌助力
开拓发展新空间
“我之前在北京西单商场见过红太的羊绒服装。”展会上,一位寻求合作的买手脱口而出,并迅速与红太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展会后,他将到我们工厂商谈后续合作。”红太集团销售经理钱继全说。红太在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开设40余家专卖店,出口品牌“FTC”远销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现在已经变成客户找我们寻求合作了!”
今年时尚深圳展,河北优势服装产业市县仍以展团形式集体参展,“红太”“圣雪海羊绒”等一批服装品牌惊艳亮相。
“打造特色服装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河北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相信今后发展速度会更快。”沈永芳认为,大数据时代,服装品牌化要向国内市场发展,以大市场带动服装大产业。她建议,在河北建立两到三家有代表性的设计师孵化基地,搭建设计研发平台,明确“轻奢”“快时尚”产业定位,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品牌。
数字赋能
满足个性新需求
本届展会上,沧州明珠展区的一台智能裁剪设备成为人气明星。“这里展示的是我们服装智能制造‘柔智云系统’中的一个工序环节。通过这个系统,能够5秒量体、2小时成衣,以数字技术实现客户个性化需求与规模化生产制造的无缝对接。”沧州明珠服装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窦红说。
运用信息技术,从产品定制、交易、支付、设计、生产、后处理到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可实现全过程数据化驱动跟踪和网络化运作。
“过去人工打版,每天最多只能打1至2版,现在大数据参数化系统匹配客户需求的版型仅需5分钟。”窦红称,运用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电脑辅助工艺编制系统等,能够实现定制生产智能化,使服装定制走向更多普通消费者。
转变思路
加快融入“双循环”
首日订单成交额超千万元,3天展会收获意向订单额4300余万元,南宫市熙甄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收获颇丰。
“参加此次展会,收获远超预期,为我们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增添了信心。”熙甄科技副总经理吕妍风告诉记者。
熙甄科技瞄准国内市场,精准研判需求,通过开发多样化产品提升附加值,以纯羊绒400支为代表的高端奢侈品面料抢占高端产品市场,以羊绒羊毛精粗纺面料20天的短交期颠覆行业45-60天的常规交期,更加适应当前快时尚的市场需求。目前,企业内销产品已占总销量的70%。
同样以外贸为主的河北澜浩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在把业务重心转向国内后,月均销售额已经比今年初翻了一番。
“这次是我们今年参加的第四场全国性展会,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澜浩羊绒市场总监李娟告诉记者,会上他们已经与多位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刘永青表示,下一步,河北将引导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继续深化消费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三品”专项行动,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