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阜平:精准脱贫 黄土生金

张成云(左前)在平石头村扶贫车间加工防护服。李奇昊 摄

□记者 张世豪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土地贫瘠,全县山场面积326万亩,占总面积的87%,耕地面积仅21.9万亩,人均0.96亩,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

曾经,这里深度贫困,2014年全县209个行政村中有164个贫困村,占78.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贫困发生率54.4%,是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几年过去了,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2020年2月底,阜平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6月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正值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阜平县的脱贫攻坚成效怎么样?近日,记者深入贫困村、扶贫车间、现代农业园区探访。

直播带货赋能传统种植业

9月12日,北果园乡店房村,74岁的王道春正在养护山上的枣树,老人家中有几道沟的枣树,最多时每年有数万斤的产量,曾是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他说,几年前受市场行情影响,加上地处太行山深处,大红枣出现销售难的问题,低迷的市场价格一度急坏了王道春。

店房村位于阜平县东南部,全村辖13个自然村,所辖土地上有荒山1.5万亩、林地1.2万亩,而耕地仅有720亩,占全村土地的2.6%。

“这里空气好、土壤好、枣树品种也好,村里的枣树种植有上千年的历史,村民们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我们村被称为‘大枣第一村’。这些年村子发展起来了,但脱贫后村民进一步发展还得从枣树上做文章。”王道春说。

如今,村里建起红枣加工厂,村民也开始改变单纯卖红枣的习惯,通过对红枣深加工,制作出枣夹核桃、枣干、枣茶等多款产品,2019年企业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带动40多名村民就业。(下转第二版)

2020-10-1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3323.html 1 阜平:精准脱贫 黄土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