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现场给予了答复,立即对破损的路灯灯泡进行更换,对供电线路进行系统排查。
“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开办的《电视问政》栏目,为我们居民提供了与行政部门面对面沟通的渠道,解决了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市民王秀英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了“冀云山海关”手机客户端,客户端上的问政版块,成为群众与职能部门沟通的桥梁。群众将发现的问题发布到问政版块,职能部门通过信息抓取逐一解决。截至目前,“冀云山海关”已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3351个,群众满意率99%,拥有粉丝超10万人,占全区人口的80%以上。
不仅如此,群众还可使用客户端收看、收听各级媒体时政新闻和微视频。该客户端还提供水电费缴纳、话费充值、旅游景区购票等20余项服务内容。
北京游客褚凡杰每年都会和朋友来秦皇岛度假,但总是因为旅游旺季游客多,排队买票时间长而苦恼。今年,听说“冀云山海关”手机客户端能购买景区门票,立即下载试用。
“‘冀云山海关’这个APP里面既有咱们当地各个景区的信息,也有附近酒店的信息,购票、办理入住都非常方便。”褚凡杰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还利用平台优势和新型传播手段,宣传、报道山海关特色果品,刺激购买消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疫情期间,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通过区长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切实聚焦果农需求,经过半个小时的直播连线,2000多斤山海关大樱桃成功发货。
山海关区大樱桃种植户果桂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大樱桃不好卖,通过直播带货这个平台,我们的大樱桃卖出去了不少,保证了销售。”
“新平台”唱响“主旋律”
成立一年来,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社客户端等国家级媒体平台推出《2020中国·山海关古城年博会开幕》《河北:全民防疫行动实录》等多篇“10万+”的新媒体作品。2020年2月,山海关融媒体中心先后配合河北电视台、长城新媒体集团对“河北东大门”边墙子检查站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现场直播,关城干部职工奉献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在省内外赢得广泛关注和赞誉。截至2020年8月底,山海关融媒体中心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河北卫视等媒体发稿总量达到221条,更好地宣传了山海关形象、传播了山海关声音、讲述了山海关故事。
“为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我们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合力推进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山海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博威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新闻+政务+服务’上下功夫,在持续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同时,指导融媒体中心开展、承办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公益活动,以及商务、会展、节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山海关区融媒体中心多方位、多领域、多终端、多样化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