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迈向高端 建设轴承制造强县

(上接第一版)二期车间钢构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6.7亿元、占地221亩的轴承产业高新企业孵化园项目建成后,可容纳近30家轴承企业入驻。

“亩均论英雄” 推动轴承企业创新

记者: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临西县有哪些举措?

王海军:将“亩均论英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按照“亩均”标准从高到低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抓D类企业出清,在投资、用地、用能、财政补助和信贷方面进行限制,倒逼此类企业自动退出市场。对亩均效益在2000元至15万元的100家BC类企业,推行零土地深度技改,深度挖掘企业潜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实施技改项目28个,总投资30.3亿元。

二是支持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轴承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建立产业共享技术平台,不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目前,企业已与清华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家,30多家规上企业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和研发机构。

三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不断将前沿核心科学技术转变为企业“专、精、特、新”的拳头产品,让更多“技术盆景”成为“产品风景”。每年研发新产品100多种,其中,一批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较快转化。

四是强化高端人才支撑。今年以来,共帮助企业招引大学生1300余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

融入“双循环” 内外兼顾“转市场”

记者:对于临西轴承产业来说,我们如何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进而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王海军:我们坚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着力推进“六保”,全力打好“优、拓、调、转”稳外贸组合拳,推动轴承出口逆势上扬,1-6月份累计完成出口1961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2%,10家企业出口增幅达到15%以上。

专班助企,包联支持“优服务”。成立疫情期间外贸服务专班,开通书记、县长“直通车”,为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和10个乡镇(园区)逐企派驻服务专员,实现47家外贸企业服务全覆盖,帮助解决防疫物资、用工、资金、供应链、产业链等问题132个,推动外贸出口企业于2月中旬率先全部复工,有效帮助企业保住订单、稳定客户。

线上贸易,云端路径“拓渠道”。组织6家轴承外贸出口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与海外客商“屏对屏交流”,实现客从“云”上来。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入驻轴承出口企业13家,实现线上出口贸易额近50万美元。

预警指导,有的放矢“调布局”。组建外贸企业“老总群”,及时推送国际疫情形势和出口风险提示128条。目前,全县已有20余家外贸自营出口企业做出布局拓展调整,形成了以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为主,欧美地区为辅的战略性出口新格局。

两腿走路,内外兼顾“转市场”。建立“稳大户、育小微、抓增量、促回流”工作方针,加大对外贸大户“订单+清单”的预警监测,积极对接各类工业制造业协会、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开拓国内市场,用“两条腿”走路,降低经营风险。

谋划“十四五” 让轴承产业“转”得更快

记者:即将进入“十四五”,临西将有哪些创新性的硬核举措让轴承产业“转”得更快?

王海军:“十四五”时期,我们把建设轴承制造强县作为发展轴承产业的主要目标,坚持把质量优先、效益优先作为建设轴承制造强县的发展路径,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的评定标准,着力培育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优秀企业。到2025年,全县轴承产业全部营业收入年均增速8%以上,到2030年,全县轴承产业集群全部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轴承生产基地之一,进入全国轴承制造强县行列。

推动产业迈向高端水平。建成1-2家轴承企业集团;争取引进1家国内知名轴承企业或并购合作现有轴承企业;力争培育5家轴承企业上市发展;规上企业数量达到45家以上;亩均纳税强度超10万元的“亩产英雄”企业达到20家以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5家;10家以上企业与国内知名主机生产企业配套;建成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10-15家,数控机床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培树国家级名牌2个以上,省级名牌10个以上。有效提升产品研发能力。规上轴承企业50%以上建有研发中心,其中3家以上企业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020-09-1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2210.html 1 迈向高端 建设轴承制造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