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晨光 周亚彬
开栏的话
民生无小事,件件系真情。多年来,我省20项民心工程就像田径跑道上的接力赛,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老旧小区改造、“空心村”治理、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北省2020年20项民心工程》年初如期下达。
民生就是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大力推进20项民心工程,实实在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年初部署,年底收账,做得好不好,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来度量。记者聚焦民心工程,走进社区、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探访,看工程进度、问百姓收获,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自15岁进入石家庄棉三纺织厂,79岁的王艳萍已经在棉三社区生活了64年。
白墙灰瓦,树木高大,这是老一代石家庄人对棉三社区的集体记忆。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的棉三社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初期,棉三纺织厂由天津迁至石家庄,该社区成为专门为棉三职工建设的生活区。
60多年过去了,树木依旧茂盛,但棉三社区变得日益老旧,基础设施老化,公共配套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了王艳萍和其他3700余户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改造提升社区的老旧设施,让大家能有一个干净舒心的生活环境,成了王艳萍和社区居民们共同的民生愿望。
石家庄的记忆
王艳萍早年在保定市生活,上世纪50年代,由天津搬迁到石家庄的棉三纺织厂招工,她果断报名进厂,随后便居住在棉三社区的集体宿舍。
初期,棉三社区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平房改建为砖混结构的多层建筑。
王艳萍回忆,最初她们一家挤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几家合用一个公共厕所;没有厨房,各家在房门边的走廊上支个煤火炉,就是做饭的地方。
在那个物质尚不算丰富的年代,十几平方米足以摆放三代人所有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在平房住了几十年后,棉三纺织厂分给王艳萍全家一套6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从平房到两室一厅,变得是房子面积,不变的是家的位置,她们一家一直居住在棉三社区。
随着石家庄城市的发展,棉三社区的位置也日益重要,地处中山路与和平路之间的黄金地段,毗邻核心商圈、医院、学校、体育场,车多人多,小商小贩、私搭乱建、垃圾污水随处可见。这里成了石家庄人口密度最大、商户最集中、基础设施与百姓需求落差最大的区域之一。
曾经让人苦不堪言
“多年前,棉三社区菜市场私搭乱建和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卫生状况堪忧,噪音严重扰民……”说起改造前的棉三社区,王艳萍可是门儿清。
棉三社区现有60多栋居民楼,3700余户居民,常住人口1.5万余人。原来,由于长年缺乏管理,小区内道路、绿地、路灯、排水及排污管道等配套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小区各家各户私搭乱建问题突出。
“你看我后边这个小区南门通道宽敞吧,以前炸油条的、卖面的、修鞋的,把门口团团堵死,宽度只能行人通过,两个人要是都推个车子根本过不去,更别提过汽车了。”王艳萍告诉记者,以前儿女回来看她,找不到停车的地方,久而久之回来的也少了。
在小区里,王艳萍跟记者边走边聊,时不时停下脚步,随手一指,皱着眉头说出原来小区生活的状况:“以前南边不仅搭了房子,还干起了饭店,毫不夸张地说,垃圾遍地、蚊蝇乱飞,大热天也不敢开窗。”
说完私搭乱建,一抬头,王艳萍又指着墙上的电线,说起了原来小区里像蜘蛛网一样的老旧线网:“那时,电线密密麻麻,东一条西一条,谁家是哪根都分不清楚,停电、断网是常事,问题太多了。”
“面子”“里子”同时焕新颜
为了改善棉三社区这类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我省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20项民心工程”,努力把老旧小区整治为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管护到位、业主满意的美丽社区。
棉三社区改造开始后,王艳萍作为楼长,挨家挨户宣传做工作,可没少下苦功夫。
现在的棉三社区焕然一新,重新铺设便道砖,更换公共楼道破损窗户,集中拆除私设的地锁,安装门禁……作为66号楼的楼长,王艳萍经常和邻居们唠起小区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光硬件改变,还有很多细节让我们暖心。”在王艳萍的引领下,记者随机走进一个单元,楼道墙面上绘满文化知识,楼梯两侧加装了两排扶手,在每层楼的拐角处还安装了固定在墙上的折叠椅,以便老人上楼累了可以歇会儿喘口气。
棉三社区还统一更换了小房门,做到了整齐划一。同时,每个小房都拉了电线,电动车充电再也不用上楼。“‘蜘蛛网’也不见了,所有的线路该整合的整合,该去除的去除,看着多整齐、清爽!”现在说起自己居住的小区,王艳萍的眉头舒展开了,说着说着脸上就笑开了花。
改造后的棉三社区有了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小区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的树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别致的社区街角公园,让居民开窗可见绿、出门可踏青,鸟语花香,赏心悦目。
望着重新粉刷的砖红色居民楼外墙、干净整洁的街道路面,王艳萍发自内心地高兴:“我在棉三60多年了,社区现在改造得这么好,天天出门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