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全面小康要盯着“长板”补“短板”

□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刘良恒

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过去的一年中,党带领全国人民书写出一份创造美好生活、奔向全面小康的精彩答卷。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要彻底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这一梦想,还有一些“硬骨头”要啃: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实现全面小康尚存的一些“硬骨头”,正是我们的“短板”。有目标才更有动力,我们迫切需要盯着“长板”补“短板”。

补“短板”,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值此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关键时刻,要一鼓作气,尽最大努力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转移,着力解决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此外,还要不断巩固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坚决杜绝“数字脱贫”“报表脱贫”等形式主义,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

补“短板”,需要借鉴“长板”经验。“长板”之所以“长”,固然有其先天优势和各方面有利条件,但与后天奋斗有直接关联。在帮扶重度贫困地区时,有必要学习、借鉴“长板”的“长”综合施策,有效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增强致富技能,让扶贫效果更巩固持久。

补“短板”,需要科学辩证施策。“补”要秉持科学动态思维和长远眼光,不能刻舟求剑、形而上学。例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同时,要着手开展农村人口素质教育;借“脱贫摘帽”之机,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培育乡村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等等。

啃下“硬骨头”,把“短板”补长,我们走向小康生活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

2020-07-1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67943.html 1 全面小康要盯着“长板”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