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甄慧帅 耿赫敏 李军宁)为切实抓好河道治理,确保行洪和水生态安全,实现不让一滴污水入淀的目标,今夏,唐县坚持高位推动,重拳出击,强力整改,迅速打响了以清理河道内垃圾、树障、违法建筑为主要内容的河道整治歼灭战,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沿着唐河线走进军城镇河道清理整治现场,机器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手持铁锨、油锯等各式工具,清理垃圾、平填沙坑、砍伐树障……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据悉,该镇累计动用机械80余台班,570余人次,整治清理垃圾28处、505立方米,废土废渣7处、340立方米,清理树木1.9万余棵,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了行洪安全。
在黄石口乡三道河村,村支部书记赵风国正带领村民清理河道垃圾。村民们自发分成小组,每组划分责任段,沿着河岸,挽起裤脚,弯下腰,拔除杂草,分拣塑料袋、牛奶盒等废弃物品……赵风国介绍:“三道河村河道全长1560米,说要清理河道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保障行洪安全,村民们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现在已清理河道垃圾60余立方米。我们还把这些垃圾进行了分类,可回收的都卖到废品站用于集体补贴。”
据了解,唐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县域内河道纵横,沟谷杂布,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条。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切实把这项惠民的德政工程办好办实,5月22日,唐县召开专题会议对抓好河道清理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河道清理整治和补水蓄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河道整治的范围、内容、时限、标准。同时,该县坚持宣传教育先行,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耐心说服教育,最大限度地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形成党政总动员、群众共参与的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热潮。
为坚决打赢河道治理攻坚战,确保取得扎实成效,全县所有包联县领导全部下沉河道一线,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乡镇成立工作专班,严格落实河道清理整治责任制,按照谁排查谁负责、谁整治谁负责、谁核查谁负责的要求,逐条进行实地踏查,建立排查整治台账,实行签字背书,切实把任务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隙责任体系。
5月23日起,全县发起总号令,各乡镇整合综合执法队伍和乡村力量,工程机械、施工人员第一时间进驻到各条河道间,干部群众齐动手,撸起袖子加油干,拆除违建、清运垃圾、清理树障、平整沙坑……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强力推进。
经过连日奋战,唐河、通天河等县域内的河道旧貌换新颜。截至6月12日,唐县共出动5947人次,动用机械设备2206台次,累计清理垃圾421处23653立方米,拆除阻碍行洪违建35处2215平方米,平整沙坑31处40270立方米,清除树障24.55万棵,清理弃土、弃渣20处2358立方米,整治疏浚河道1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