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累计淘汰燃煤锅炉8.89万台,完成燃煤锅炉提升改造370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8230台。
突出运输结构调整。制发《关于加快推进重型柴油货车污染防治的若干措施》,对2700家重点用车单位推行绿色运输责任制,建设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68套、黑烟抓拍系统216套。路检路查和入户排查358.53万辆次,查出超标车辆4.93万辆。建成投运公转铁项目12个,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4.82亿吨,推广新能源汽车76731.5辆标准车。
突出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国率先开展和推进符合条件的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火电深度治理,累计完成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331个,焦化超低排放改造项目83个,火电深度治理项目116个。
突出扬尘达标整治。完成建筑施工场地扬尘达标整治5100多个,培育“安全文明工地”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示范项目”446个;修复绿化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1024处。2019年全省城区每月降尘量6.5吨/平方公里,同比下降17.7%,低于生态环境部要求27.8%。
突出差异化管控。对全省5.56万家涉气企业逐个核算排污量,对9626家低排放微污染企业重污染天气下仅限制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车;对钢铁、焦化等21个重点行业7059家重污染企业实施A、B、C三级管控;对包装印刷等19个行业16295家高污染企业实施两级差异化应急减排;对其他22539家中度污染企业实行分类差异管控。在全国率先创设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分两批将全省2790个项目和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行不停产、不限产。
突出体系建设。完成对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邯郸、定州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36个县开展解剖式督察。持续开展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帮扶整改涉气环境问题。开展“万名环保干部进万企,助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帮助查找解决环境隐患。实施空气质量月度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综合运用公开约谈、区域限批、责任追究、资金奖惩等措施切实压实地方治污主体责任。
据介绍,今年,河北将紧紧围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集中开展“八大攻坚”,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
大力实施重污染城市“退后十”攻坚。对列入国家168个城市后十名的石家庄、唐山、邢台和邯郸市加强帮扶指导,强化举措,争取加快“退后十”。
坚定不移实施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攻坚。确保按时限完成压减炼钢产能1400万吨、煤炭600万吨、焦炭200万吨、平板玻璃840万重量箱,淘汰火电50万千瓦,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去产能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坚持不懈开展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攻坚。加快实施气代煤、电代煤等清洁取暖改造工程,传输通道城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散煤清零。
统筹开展重型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尽早完成国家下达的国三及以下在运柴油货车治理和淘汰工作,推进一批公转铁工程。
持续开展扬尘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抓好扬尘污染整治,严禁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落实好《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
深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攻坚。继续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组织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行业等120家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对1874个非重点行业工业炉窑项目开展综合治理。
积极推进臭氧污染治理攻坚。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组织开展夏季臭氧大会战,对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实施综合整治。
科学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与京津等区域会商,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加强涉气企业分类管控,完成对短流程钢铁、水泥、砖瓦窑等46个行业约2.5万家企业绩效分级,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严防“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