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宝林
“疫情发生时间这么长,我们村里引进的大棚樱桃等项目急呀!”3月20日,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下派干部、青龙满族自治县新立村第一书记杨波与记者一见面就火急火燎地讲。在他心中,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发挥优势,精准医疗助扶贫
新立村位于青龙西南与卢龙县交界处,全村239户,困难群众160户,1100亩山坡薄地主要种植玉米、谷子、板栗等。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集体没有经济项目,是典型的纯农业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包括新立村在内的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身为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的杨波深知患病对于农民生活的影响,他积极发挥派员单位优势,在健康扶贫路上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他积极联系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志愿专家团队义诊,重点解决农村用木材、秸秆烹饪和室内燃煤炉取暖产生的室内烟霾及寒冷天气造成许多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疾病问题,经过多项检查和病情评估后,最终50余人被确诊患有哮喘和慢阻肺。团队为确诊村民制定了治疗方案、免费发放药品并耐心教授用药方法。义诊使村民尽早发现病情并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
谈起医疗扶贫,杨波感触很深:“村民们很现实、很朴实,只要他能感觉到你的真心,就会主动认真地配合工作。百姓心中有杆秤,驻村干部要做定盘的‘心’。”
特色产业,持续增收稳脱贫
2月24日,杨波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立春开第一朵花,二月二结了头粒果。等天下平安,果熟。”
杨波所指的花和果,是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斥资近百万元在精准扶贫村新立村援建、青龙县首个大棚优质大樱桃项目。这是2020年村里最早开的花,也是樱桃园建设以来首次结的果,这些花和果承载着村里农民兄弟的产业致富梦。
富民兴村是“第一书记”的一项主业。“大棚樱桃项目是杨书记先后历经海港区北港镇大棚种植户长达半年生长季了解、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专家多次请教、外出考察、2个高标准大棚建设、带领15名技术工人去大连移植树木、平时管理以及8次风雪严寒等多重考验发展起来的,这过程中,他吃了很多苦、操碎了心。现在一周他至少要到棚里看四五次,老是念叨降温有没有影响。”村民信阁说,自打有了樱桃基地,新立村可牛了,樱桃在城里大超市卖一百多块钱一斤。
精准到户,扶“智”扶“志”到心坎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不但要帮,还得帮好。扶贫工作必须无条件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始终牵动着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领导的心,医院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指导驻村工作,并率领院里160名科室主任与新立村贫困户开展结对认亲活动。
两年来,杨波不仅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发展村级产业,还多次联系医疗队到村为群众义诊,其服务已惠及附近多个乡镇。从新立村到秦皇岛,杨波用真情搭起了一座爱心桥,将党的温暖传递到百姓心中,也把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大山深处。
“栗树剪枝期正赶上疫情防控,不过,2019年秋季新立村举办的板栗剪枝培训班上,种植户全部接受了农技专家手把手培训,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杨波介绍,相对农耕,村民外出务工受疫情影响较大,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对返城务工人员一面做好村内体温检查工作,一面积极配合各用工单位为村民开具务工证明。目前,村内务工人员已全部返城复工。
“下一步帮扶工作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就是如何防止返贫,我的想法是确保项目形成收益,其次用此收益成立‘新立村防返贫基金’,通过防返贫监测,第一时间展开救助,更有效地与县、乡两级救助形成衔接,给新立村防返贫工作再加一把锁。同时,利用亮点产业打造乡村名片,逐步发展乡村农家院旅游,达到少投入甚至无投入也能吸引周边游客的效果,通过提供餐饮服务以及售卖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杨波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