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香菇生产基地具有较高的菌种扩繁、制种和制棒技术水平,培养了45名香菇种植职业技术农民,95%香菇菌种由本县提供,在山丘区乡镇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300多万棒、200余亩,年产值1000余万元
本报讯(记者刘杨 通讯员王聚芬)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升柄展伞……阳春三月,位于邢台县西部山区的邢台县将军墓镇折户村,依山就势整齐排列的香菇种植大棚里,香菇长势良好,村民李爱平和爱人正熟练地干着手中的活儿。
“一年到头天天有得忙,比在外打工收入多多了,还能照顾家里人,自己干不过来了还能给村里人安排就业。”李爱平麻利地将刚采收好的十几筐香菇搬上三马车,运往距离不远的冷库。他边干边介绍,前几年在外地煤矿打工,虽说收入不少,但家里的事几乎帮不上忙。看着家乡的林果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自己便辞去矿上的工作,回村发展林果业。近几年又在镇村的带动下搞起了香菇种植,现在家里有2个香菇大棚,山下种了十几亩苹果树,山上还有1000多株板栗树,年收入超过20万元,家里住上了楼房,生活比市区一点不差。
将军墓镇像李爱平家这样的香菇大棚总共有57个,种植了100多万支香菇菌棒,出菇高峰期日采收香菇达1.5万斤以上,种植户有本村果农,也有从外地返村人员,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1000多人在家门口挣工资。
“我们这里地势高,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管理技术成熟,生产的香菇品质好,销路不成问题。鲜香菇销往邢台、邯郸、石家庄以及山西省一些地区,村里有专门车辆每天往批发市场送,外地收购商也通过预约争着来上门拉货。”折户村香圃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尹常敏介绍,“看到收益可观,越来越多农户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或者开始发展香菇种植。”
经过多年发展,邢台县成为邢台市唯一具备香菇制种,菌种提纯、复壮、生产优质菌棒的香菇生产基地,具有较高的菌种扩繁、制种和制棒技术水平,种植户自发成立邢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香圃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统一为种植户提供菌棒原材料购买、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服务,不仅方便了菇农,而且为当地菇农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
截至目前,邢台县培养了45名香菇种植职业技术农民,95%香菇菌种由本县提供,全县在浆水、将军墓、路罗等山丘区乡镇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300多万棒、200余亩,年产量近2000吨,年产值1000余万元。其中,位于城计头乡的绿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曾经一家石粉加工企业转型而来,形成“香菇为主、多菌发展”格局,发展香菇、灵芝、木耳、栗蘑等食用菌种植,年收益近百万元,实现四季有鲜菇。
为进一步规范香菇种植产业发展,该县规划在北小庄、将军墓等乡镇新发展香菇大棚100余个,同时按照市场化、正规化、规模化模式促进香菇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邢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武玉臣介绍,该县将在现有香菇种植基地和制种优势的基础上,建设适宜规模的菌种扩繁基地和菌棒生产车间,实现统一制种、统一制棒、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解决自制食用菌棒投资大、流程烦琐、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保证菌种的纯度和菌棒的优良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食用菌质量、产量,保障农户生产效益。同时吸收周边剩余农村劳动力加入食用菌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