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开发区着力推动创新载体建设,逐步建成一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平台集群。同时,依托骨干企业,兴建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本报讯(通讯员王继军)“从‘神舟’‘天宫’‘嫦娥’,到飞船、空间站、月球车……几乎所有的航天器上都有我们星箭公司生产的特种玻璃产品,秘诀之一就是创新!”近日,秦皇岛市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勇自豪地说。截至目前,星箭公司已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500多万片特种玻璃盖片,创造了19年无一质量差错的纪录。
星箭公司只是秦皇岛开发区的一个缩影。如今,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当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彰显新动力
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助推升级、支撑发展、引领绿色”的科技工作方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了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掀起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秦皇岛开发区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创新载体建设,相继出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港湾管理制度》《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各级、各类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逐步建成一批覆盖开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平台集群。
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院士工作站1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形成专利303件。创新主体数量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825家,领先生物、星箭玻璃等17家企业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市的42.5%。
知名品牌增添新活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从单一铝车轮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集铝车轮制造、汽车底盘、动力总成、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连续11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戴卡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符号,老品牌显示出新活力。
像中信戴卡一样,康泰医学的脉搏血氧仪凭借其创新技术、可靠质量位居“十大血氧仪品牌”排行榜之首,成为血氧仪的行业标杆;秦皇岛开发区惠斯安普公司研发生产的功能医学健康检测设备——HRA疾病早期筛查及健康风险评估设备不久前正式进入土耳其市场,PMR微循环修复系统、ADDS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及诊断系统等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秦皇岛开发区已经聚集了美国通用电气、日本旭硝子、韩国LG、英国TI集团以及中油、中粮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形成我国最大的汽车轮毂生产基地、北方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最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数据显示,2018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实现进出口总额39.31亿美元,占全市的73.3%。
外向型经济迸发新魅力
从第一家外资企业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落户,到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秦皇岛开发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面对政策优势逐步弱化,单纯依靠外延引路、数量扩张、粗放管理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秦皇岛开发区主动调整发展思路,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从注重吸引外资的规模向吸引外资的质量转变,从经济开发转向经济技术开发并重。
多年来,秦皇岛开发区瞄准跨国公司,着眼特色产业,注重依托骨干企业,兴建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同时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奋斗目标,力求“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量最大化”。通过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软环境,将审批服务全过程、项目建设服务全方位、企业投产服务全天候的“三个服务体系”进一步细化,每个体系分别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创新建立16项推进项目招商建设工作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一个规范高效、衔接顺畅的体系框架,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审批、开工、投产等各环节的难点问题,创造项目建设的“开发区速度”。自建立以来,全区累计批准外资项目700余个,实际利用外资36.8亿美元,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