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对接北京市科委,以智力支援和技术输送为突破口,通过实施“6+1”科技扶贫工程、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等措施,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赤城产业脱贫优势,推动赤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讯(通讯员王满龙)赤城县积极对接北京市科委,聚焦科技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以智力支援和技术输送为突破口,通过实施“6+1”科技扶贫工程、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引进科技企业、组织技能培训、对接电商销售等措施,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赤城产业脱贫优势,推动赤城走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实施“6+1”科技扶贫工程,构建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根据赤城农业产业一产比重大、二三产比重小、缺乏先进技术的现状,北京市科委支持赤城县建设蔬菜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中心等6个功能性技术服务平台,全方位支撑赤城农业发展。他们还建设了1个北京科特派产业扶贫工作站,选派专家教授20余人,组成专家扶贫团。每位专家固定联系服务1—2个扶贫产业园区(基地),还定期到扶贫一线的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指导生产、解决难题。当地贫困村镇已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生产出中高端农产品,满足北京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效果初显。
建设京赤科技扶贫示范园,形成研发示范转化全产业链扶贫格局。赤城县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合作,在样田乡建设占地15亩的科技扶贫示范园。示范园具有种苗繁育、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展示、技能培训等功能,农民不出县城就能看到、学到、用到北京的先进实用技术。示范园通过物联网带动赤城15个扶贫产业园区走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形成了“技术研发在北京、转化生产在赤城、产品销售在全国”的京冀产业链扶贫模式,示范带动张家口市18个县区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引导科技企业到赤城投资创业,注入“造血”机能。北京市科委多次组织北京科技企业举行投资赤城对接洽谈会,累计为赤城县推荐对接北京企业30多家。目前,有种苗生产、农产品加工等6家企业落地投产并正式运营,直接带动当地2000多贫困户受益。科技企业落户赤城,与本地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创业生态,为赤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举办系列技术培训班,为赤城脱贫攻坚培养乡土人才。北京市科委利用北京农学院、北京农职院、北京市农科院的培训机构和教师资源,在赤城举办课堂式、田间式、观摩式、网络式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用新思想、新技术武装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头脑,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志气。
截至目前,京赤科技扶贫示范园已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温室示范田,集中展示番茄、辣椒、茄子等北京蔬菜新品种39个,配套示范应用有机基质栽培、漂浮板育苗、土壤改良等13项新型实用技术,成为赤城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田和新技术展示扩散核心区。北京科特派(赤城)产业扶贫工作站的专家团队对赤城县15个扶贫产业园区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利用12396科技热线、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各类技术问题100多个,在田间地头推广实用技术70余项,实现了“北京研发、赤城转化”的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