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石家庄

新华区明珠花苑社区搭建“四个红色”筑基平台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记者张霖)从无钱管、无法管的“信访小区”到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和谐家园,新华区赵佗路街道明珠花苑社区的转变,得益于该社区搭建了党建引领“红细胞”、共建服务“红管家”、志愿行动“红烛光”、精准扶贫“红色助梦”等“四个红色”筑基平台的管理模式,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社区是石家庄市内首批廉租房住户入住社区,社区内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多,占社区总户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小区贫富差距问题突出,各种矛盾不断。”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瑶告诉记者。多年来,该社区一直处于“三多两难两突出”的状态,针对这一难题,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重新定位,搭建“四个红色”筑基平台,全方位打造了更有温度、更有情怀、人人向党的和谐社区。

“红细胞”传递力量。社区通过抓典型、树典型,党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心接力赛。党员宁焕芝对所有居民发出号召,为困难居民捐衣捐物,让他们温暖过冬。在职党员李冀承脱下新买的价值七八百元的羽绒服捐献出来……社区帮扶活动实实在在为困难家庭解决了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党组织的温暖很快传递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内心。

“红管家”巧解难题。在红色物业服务上,该社区始终坚持共联共建、共商共治的工作宗旨,由社区党总支架桥梁做纽带,合力破解小区难题。2016年起小区就建立了由社区党总支、物业公司和居民业主组成的“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每月25日召开三方工作会议解决小区相关问题。同时,组建微信群,畅通了服务交流渠道。自红色物业工作开展以来,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在在职党员中招募物业合伙人,组建了“党员群众智囊团”,定于每双月17号为活动日,出谋划策,集中解决当前的社区问题。

“红烛光”温暖人心。2016年起该社区就建立了在职党员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党员“红烛光”爱心社。他们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活动,一碗碗腊八粥把居民的感情拉近、一副副对联让居民们过个幸福年。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除了党群志愿者,还扩大到了周边商户、爱心企业等,形成了百余党员带动周边商户百余家。通过共驻共建、爱心捐助等形式,小区商户、居民和谐共处、自律自觉,社区其乐融融。

“红色筑梦”便民安居。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该社区对692户廉租房住户进行了挨门挨户走访座谈,了解需求,建立档案。2018年,社区服务场所新增面积400余平方米,开办了社区微工厂(巧手工坊)、社区互助幸福食堂、老有所依洗衣坊、“筑梦书屋”志愿站等便民利民项目。

“我真没想到,我们社区能发展这么好,服务设施这么完善,像我这样有残疾的、出门打工不方便的,都可以来这个巧手工坊上班,每月也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舒心。”居民马运荣高兴地说。

“小家大家你家我家,红色党建成一家。”在明珠花苑社区,每天有主动帮助邻居处理日常小事的热心“帮大姐”“帮大哥”,有主动捐款捐物帮助困难邻居的党员和群众,有为身体不便的老人义务送餐的志愿者……幸福的微笑洋溢在每位居民的脸上。

2019-11-25 新华区明珠花苑社区搭建“四个红色”筑基平台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54663.html 1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