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结构优化支撑“稳中有进”

(上接第一版)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昭示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新动能加快成长

工业结构日趋优化

前三季度,全省原煤、焦炭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4.7%。房地产库存继续减少,市政设施管理、教育等短板领域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消彼长。在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进程中,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壮大。

从三年前的一片寂静,到如今集聚了81家机器人企业、成为京津冀区域内门类最齐全的机器人产业高地,香河机器人小镇新产业从无到有,反映了我省发展新动能由弱变强的进程。

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45.3%,显示器件制造增长1倍,高铁动车组制造增长25.8%,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增长30.9%。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环保领域增加值增长35.8%,高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四个领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省各地、各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发展的努力。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三年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长城汽车、清河羊绒、白沟箱包等一批特色产品率先植入工业设计,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河北科林电气股份公司邀请专业设计机构对产品进行工业设计,组装效率比之前提高了1.5倍,产品结构更合理,外观科技感更强,销售量明显增加。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新意盎然。

种植结构持续改善

农业发展质量提高

又是一个丰收季。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我省今年秋粮亩产达371.9公斤,比上年增加13.3公斤,预计总产量2295万吨,比上年增加60.6万吨,有望实现单产和总产双增长。

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不仅要丰收,还要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我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呈现出农业结构持续改善、生产方式持续调绿、发展质量持续提高的喜人局面。

“基地共有5600亩耕地,今年种的都是‘中麦578’优质强筋麦。”站在南和县闫里村种植基地的田头,金沙河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坡说,基地一年种两季,一季玉米,一季小麦,都是订单生产,不用发愁卖粮难。

按照《河北省强筋小麦产业提质增效推进方案(2019-2022年)》,到2020年,我省强筋小麦将发展到400万亩,总产将达到160万吨。

在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同时,我省还加快优化果品蔬菜空间布局,调减非优势区产能。在太行山—燕山、冀中南平原、黑龙港流域、冀东滨海、冀北山地、桑洋河谷和城镇周边重点打造7大果品优势产区,在京津周边地区新增十几万亩高端设施蔬菜生产,实现调优结构和产业富民的统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种植结构明显优化。

“自从使用了喷灌技术,小麦生产每亩地比原来节约用水60吨左右,成本减少了至少3倍。”体验到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营村村民南兴军说。

在藁城,很多乡村都在大力推广优质节水型灌溉创新模式,助力全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今年以来,我省已推广节水小麦2200万亩,落实季节性休耕200万亩,年内将实现农业节水6.7亿立方米,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质量兴农战略的深入推进,全省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快速提升,农业生产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019-11-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53683.html 1 结构优化支撑“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