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滦南水稻种植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标杆

“除了自然条件和生产过程的优势外,大米加工也有奥妙,我们现在加工大米使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加工出来的大米米粒饱满、圆润,不带米壳,不掉碎屑,深受消费者青睐。”滦南县曹李庄村昌波米业公司曹昌波高兴地说。近年来,滦南县柏各庄镇顺应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的大势,借助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多措并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开展水稻绿色种植,不断提升大米品质。“柏各庄大米”2014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又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保护项目。

自然之绿

天时地利成就行业美誉

柏各庄镇素有冀东“三米之乡”之称,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种植水稻,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缺乏经验到种植技术的普及,有效推动了柏各庄水稻规模化发展。其大米颗粒匀净、入口滑爽、细腻,糯软香喷、软硬适中,有自然稻香之味。它的美誉得益于独一无二的气候与环境。柏各庄地区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全年无霜期188天,特别适宜水稻种植,此为“天时”优势;特殊的退海地理环境,使柏各庄一带土质黏重,土壤矿化物质含量高,加之天然的滦河水灌溉,水清土沃,此为“地利”优势。柏各庄镇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使“柏各庄大米”更具影响力。

生态之绿

绿色种植提升专业品质

“柏各庄大米”在种植之初,受到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的影响,品质有所下降,柏各庄镇党委、镇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还原“柏各庄大米”的原生态、老味道,成为他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该镇积极探索蚯蚓有机肥改良土壤,有效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引进天然的滦河水作为水稻种植的基本水源,彻底杜绝了死水、污水种植等不清洁灌溉;大面积推广水稻与鱼、鸭、蟹、虾的共生种植生态栽培模式,鱼、鸭等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生长,而水稻又为鱼、鸭等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共生系统;利用滦南县全国农业大县和奶牛、生猪养殖大县的优势,把没有农药残留的牛粪、猪粪、秸秆等制成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土壤质量;通过人工放生青蛙捕虫、使用杀虫灯等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量,达到生态防治、控制虫害的效果。绿色种植模式不仅还原了“柏各庄大米”的传统味道,也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机制之绿

体系建设缔造高端品牌

域内自成体系,整体良性循环,追求高端品质,持续健康发展,是“柏各庄大米”久盛不衰的体制机制保障。通过增容扩量推进“柏各庄大米”规模化,其地域保护范围除柏各庄镇外,还辐射到周边与之土壤气候条件相近的胡各庄、南堡、东黄坨镇以及唐山市曹妃甸区、丰南区、乐亭县等,目前仅冀东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就达到60万亩,成为“柏各庄大米”稳定的供应源。通过延伸链条推进“柏各庄大米”产业化,以建设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以农业合作社建设为依托,采取“地标产品+合作社+种植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优良品种、播种时间、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和肥水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不仅做实了“柏各庄大米”生产程序的每一个节点,还把大量劳动力吸附在产业链条上,同时也降低了产业本身的对外依赖度。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柏各庄大米”高端化,依靠域内力量和外部力量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开展种子自繁自育,聘请专家给予技术指导,扭转了水稻种植和大米生产外来品种当家、自主创新乏力的现象,有力提升了稻米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标准推进“柏各庄大米”品牌化,建立了以知名农产品品牌为引领、以区域性农产品品牌为支撑、以地方农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初步形成了“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凭标流通”的发展格局,使“柏各庄大米”做成全县乃至全省、全国知名的农业板块经济。

目前,该镇“柏玉稻花香”“柏玉冀香粳1号”“尚墨香念米”等“柏各庄大米”品牌已闻名遐迩,“柏玉”“滦玉”品牌被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唐山市特色农产品”。(徐清铭 王晓锐 贾宁)

2019-09-1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50804.html 1 滦南水稻种植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