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风采

秦皇岛打出减量增效组合拳实现绿色发展

“减量让秦皇岛农业的发展变得更‘绿’了,增效让秦皇岛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更大了。”提起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滨高兴地说。

近年来,秦皇岛市坚持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作为发展绿色农业、质量农业的重要抓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投入品监管、推广绿色先进技术、打造循环链条等系列措施强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逐步构建产业生态布局优化、生产清洁可控、废物循环利用、产品优质高效、田园整洁优美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政策端引领,践行绿色理念。该市通过顶层设计,把绿色农业确定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提出了投入品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工程18项重点举措,并动员各县区、各部门合力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全市23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核心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近百万亩。“养殖-有机肥-种植-养殖”、稻蟹共生、果药间作等5种循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从产业端调整,实现绿色供给。“2016年以来秦皇岛市累计调减玉米种植67.3万亩,占全省调减比例的21%,基本实现了城市建成区玉米退出种植。” 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孙延斌介绍道。主城区玉米种植的退出,为高效绿色产业的发展腾出了更多空间,昌黎葡萄、黄瓜,卢龙甘薯,青龙中药材、食用菌,山海关大樱桃等一批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崛起。该局副调研员刘振杰介绍,自去年以来,全市新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种养基地35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0.3%。大力实施绿色品牌培育计划,全市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分别达到了90个和55个,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标准贯穿到了生产全过程。

从管理端加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新《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推进全市农药规范化经营和使用。成立农药经营许可工作领导小组,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661个、限用农药经营许可证15个,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取缔。以农药批发和经营聚集区为重点对象,以各类农产品规模种植基地为重点区域,以市场上用量较大、毒性过高的农药为重点产品,在日常监管基础上,强化对限用农药定点经营门店的监管,严格执行实名制购买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违规经营限用农药行为。

从技术端突破,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该市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加大绿色先进技术推广力度,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科技力量。据统计,该市已连续四年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2018年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为4293吨、30.8万吨,较上年下降了14.3%和14.9%,远超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到2018年期间,全市种植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提升了8.5%和5.9%,在农药化肥使用量双降的同时,实现了产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从市场端拓展,实现优质优价。该市瞄准高端市场,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降低市场流通成本,实现优质优价。在利用省市各级媒体对外宣传和组织重点涉农企业参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超市+社区”产业模式,真正实现了龙头企业闯市场、合作社搞服务、家庭农场搞生产的利益联结机制。统计显示,全市已有1613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家惠、广缘等29家市内大型超市570家连锁店签订供销协议,年销售达4.78亿元。该市在内销京津的基础上逐步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国际标准认证,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全市农产品年出口额超过26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从循环利用端发力,实现变废为宝。该市以畜禽粪污、秸秆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清洁化、资源化、循环化利用,真正实现了疏堵结合、变废为宝。积极打造全国畜禽粪污处理的样板城市,抚宁、卢龙两县争取国家资金近1亿元,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配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有机肥加工、肥料化还田等全链条利用模式,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2%,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6%,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扎实推进“粮改饲”、卢龙县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抚宁秸秆能源化利用、海港区农村清洁能源集成等示范项目,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6.2%,居全省领先水平。(徐清铭 齐鸣箫)

2019-09-0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50577.html 1 秦皇岛打出减量增效组合拳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