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世繁 通讯员 解砚辉 朱炅
“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时下,行进在张家口市怀来县,成熟的葡萄正吸引着来自四方的宾客。
怀来地处北纬40度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加上有千年的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土壤、水、气候等条件,成就了怀来葡萄的品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怀来葡萄产业正式进入工业化时代,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支干白葡萄酒、第一支香槟法起泡葡萄酒、第一支符合国际标准的白兰地、第一支赢得国际级评酒会奖牌的长城龙眼干白葡萄酒。“沙城葡萄酒”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来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并称为世界三大葡萄种植基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葡萄酒市场的不断开放,怀来葡萄产业受价格波动影响,果农种植积极性一度受挫,出现撂荒、砍葡萄改种玉米等现象。期间,尽管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仍难以改变局面,全县葡萄种植面积由之前的15万亩锐减到2018年的10万亩,葡萄酒产量由15.6万吨降至5万吨。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8年10月11日、2019年5月10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半年多时间内两次到怀来调研,对葡萄产业高度关注,作出“做强做大葡萄产业,打造中国‘波尔多’”的重要指示。
为此,怀来重新审视,量力赶超,力争把葡萄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争创全国第一、世界一流。
今年5月份以来,怀来县先后召开了3次县委常委会、3次葡萄产业调度会、2次重点项目推进会,专题讨论研究葡萄产业发展,举全县之力重振葡萄产业。
怀来县制定了三年振兴目标:新增葡萄种植面积5万亩,新增葡萄酒庄100至150个,葡萄(酒)种植、加工、销售位列(市县一级)全国第一; 继续保持葡萄酒“国家队”优势地位,朝着世界葡萄酒一流产区迈进,打造中国的“波尔多”。认真梳理了原有规划,深入研究编制具有世界眼光的规划。明确了“打造中国‘波尔多’”目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葡萄+”策略。
万人加压自奋蹄
“我的葡萄园像培养孩子一样已培育30年,每年产葡萄1.1万斤,最近几年也发愁过销路问题,但我坚持下来了,去年通过互联网销售获利6万多元。今年,镇里为这些老藤葡萄更换钢支架,搭上了新的防冰雹网,重修了供水渠、葡萄园区采摘观光路。”桑园镇后郝窑村村民郭玉山说。
怀来改变“就酒抓酒”“就葡萄抓葡萄”的传统思路,让葡萄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既要高品质,又要产业附加值。
为建设优质鲜食葡萄示范基地,从2018年起,陆续投资4.5亿元,采用新架型新技术新品种,在湿地公园范围内建设优质鲜食葡萄基地1万亩;投资3000万元在桑园镇后郝窑村到夹河村等传统种植区域,建设葡萄观光采摘小镇;鼓励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农地并建设葡萄种植为主的观光采摘园、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与中国农大、西北农大、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合作,进行葡萄品种改良。
同时借助冬奥会契机,开创中国“葡萄和葡萄酒+生态旅游+康养”的产业大融合新模式,对标法国波尔多、美国纳帕,打造世界一流的葡萄产业集群。
多点发力找东家
走进怀来瑞云酒庄,这里秉持了“自然、纯净、健康”的理念,种植了抗逆性强的葡萄品种,激发葡萄树自然的抗病能力,把当地的风土特质融入葡萄、葡萄酒之中。
面对国产葡萄酒市场低迷和国外葡萄酒的冲击,怀来县着手建立本产区葡萄酒的专业直销网站,并将其与网络电商、微信平台等端口互联;引进葡萄和葡萄酒销售人才及专业团队,与京东、顺丰等知名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全面拓展葡萄和葡萄酒线上销售;对每年线上销售葡萄或葡萄酒达100万元以上的电商平台给予20万元的奖励。
土生土长的怀来海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梁晓晴,每年葡萄收获季节,都会通过自建的微信群、QQ群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订单,产品远销28个省市。
酒香也怕巷子深。自1999年以来,怀来每年都会举办葡萄和葡萄酒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9届中国·怀来葡萄(酒)节。怀来建成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集葡萄酒文化交流、品评鉴赏、产品销售、主题旅游、休闲餐饮、养生服务、儿童娱乐于一体的恒大葡萄酒交易中心,打造国内顶级葡萄酒文化产业基地,中心于2018年正式投用。
“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苦干、实干、巧干,不断加大产区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力度,加快推动葡萄酒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怀来特色的葡萄产业发展道路,真正做强做大葡萄产业,成为中国的‘波尔多’。”怀来县委书记孙晓函说。